村民多“倔强” 荒岗披绿装

  “俺这大半辈子都以树林为伴、荒山为伍,看到昔日的荒坡岗,如今披上绿装,既美化了乡村,又带富了山民。虽说几十年来没有攒过大笔钱财,但看到眼前一片片被绿化过的山林,就是俺人生中最大的财富,这辈子值了……”市绿农种植基地负责人万汉如自信地说。
  10月6日,秋高气爽。记者来到叶集区姚李镇龙凤村万汉如的基地,看见林海翻腾着绿浪,一些小鸟在飞上飞下、叽叽喳喳地嬉戏。一股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像一幅散发着灵气的大自然画卷。
  年过半百的万汉如,是叶集区姚李镇合兴村民,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但他聪明伶俐,头脑灵活,敢想敢干。上世纪90年代,万汉如作为一个粮农,把自家的田地用于种植苗木。他的做法不仅被家人反对,就连邻居也说他是傻子,他们认为良田不种粮食,栽植一些树木,要是饿了难道啃树皮不成?且在当年,农户种植苗木还很稀少。万汉如顶着家人的巨大压力,避开邻里的异样目光,初步尝试苗木种植。为了学习苗木栽植技术,他就去书店里,购买了《花木栽培技术大全》等科普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来二去,万汉如栽植的几亩花草,到了春夏两季,名贵的苗木翠色欲滴,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引来了不少爱花人士欣赏。镇区一些居民慕名而来,在看花的同时,以不菲的价格购买花草。
  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逐步更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观念。2000年,万汉如在家乡姚李镇龙头村(现合并为合兴村)经营一个电锯房,他与浙江一家生产摩托车的企业签订了加工包装箱的合同。那时候,每天成车的树木,都拉到电锯房里来,看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白皮杨,被锯子锯的一节一节,万汉如心疼不已。渐渐地觉得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蝇头小利,无异于“杀鸡取卵”,得不偿失,而且严重毁坏林木,对环境破坏太大。于是,万汉如萌生了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惠及子孙后代的念头。从此,万汉如放下了手中“无情”的电锯,开始在本村寻觅依山傍林的荒岗薄岭,植树造林。
  说干就干,2002年万汉如毅然关闭了当时红红火火的电锯木材加工厂,将村里常年欠收的没有人愿意承包的280亩荒山坡耕地包了下来。当年就栽下11000多棵速生杨,并在林地内套种无籽西瓜,2003年又栽下13000棵速生杨。两年来,他扎根在荒山上,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得绿树满山坡,硕果盈枝头,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植树造林带头人。
  自从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后,万汉如在该镇龙凤村境内,承包了800多亩荒岗薄岭,兴办了“六安市绿农种植基地”,并在半山坡上搭建了居民房,以山为伴,以林为家,做好了长期安居乐业的打算。(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瑞 通讯员 程度厚)

凤岗镇委书记实地调研指导镇委党校建设工作
我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最严管控发现一处火点 扣辖区政府50万元
港口区:落实利好政策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
杂交养牛拓宽致富路 海口美兰大致坡贫困户脱贫做“田教授”
市交通公路部门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天气保障公路安全通行
村民多“倔强” 荒岗披绿装
清远一处小小的出租房,竟然查到近3吨假中药,该有多少人被坑?
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出炉 临沂"三农"硕果丰!
2017安徽旅游诚信品质星级农家乐名单(滁州市)
魔力挂毯
当涂县打造深度融合文化惠民强县
市国土资源局扎实推进省市框架协议落实
永州溢彩选拔《贫寒学子文明小记者》公益活动举行总决赛
新华社记者到示范区杏花营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调研
【2018网络媒体宁夏行】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银川都市圈休闲旅游的“网红”
市旅游发展委狠抓四个重点 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工业互联·云领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苏州峰会在相城举行
“河南最美环保人物”推介人选出
中共西宁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优丰磊德成功签约 亿元项目进驻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