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创新体系


营商环境就像是天气和气候,影响着整个经济系统。沈阳市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推动振兴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对标国际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务创新深化简政放权
2013年以来,沈阳市分11批共取消下放1307项,其中取消440项、下放540项,调整方式327项。制定并出台247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组织市本级部门编制《沈阳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市级审批事项由570项减少至468项,削减幅度达17.89%;审批要件由4456个减少至3181个,削减幅度达28.61%。开设综合受理窗口,实行分阶段并联审批,形成以“一份指南、一张表单”为核心的申报材料,项目单位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原来的98个工作日缩减到47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52%。开通营商环境综合运转平台,建立集数字化管理、诉求受理、大数据分析、综合考核为一体的系统,将营商专线、来信来访及社会监督的反馈信息有效整合。开通沈阳生态环保110热线平台,对全市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控预警,实时发布信息,实现“一号受理、按责交办、重点督办、统一考核、网络反馈”闭环管理。
制度创新规范市场环境
沈阳市多方面规范市场环境,通过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市场环境方面。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下调供水、燃气、供热配套工程费等收费标准,取消、停止征收环境监测服务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和计量收费等1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2项涉企政府性基金。
开放环境方面。实施口岸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创新“集报集缴”通关改革,建立“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为相关企业降低通关时间约70%、节约通关综合成本40%。
要素环境方面。为解决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和融资难问题,建立沈阳票据资产交易中心;引进6家金融保险服务机构,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
法制环境方面。出台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梳理出287项随机抽查事项,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核,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17年版)》。完成57部地方性法规和274件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
设施环境方面。改善环境质量,全市已淘汰燃煤锅炉970台、黄标车老旧车2.65万台,综合整治12条黑臭水体,170处污染源已治理158处,开展了9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升级工程。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杜梦雅

我市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开展工作
黄冈市组织开展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活动
新区调度部署大气污染防治
商丘市编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柏树乡开展慰问老党员活动
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创新体系
粗心司机掉车牌着急上火 执法人员为其寻找解忧愁
建设“四大片区”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管好政府部门“钱袋子” 南通人大召开部门预算审查工作会议
“小书记”有“大作为”
2017年济南建绿透绿竣工面积230.94万平方米
济宁养老服务推出“升级版” 2020年济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刘嘉文副市长调研休闲农业发展
生态监利鳝行天下2017湖北·监利黄鳝节开幕
菜丰价稳迎国庆
郧阳区:企业加紧生产
普洱茶没有保质期越陈越香?
延寿县政协委员第五工作组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镇江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倒逼发展步入“新常态”
1—9月重庆市支出城乡低保资金29.1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