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阳光创造财富

  ●从“包袱”到“香饽饽”,荒山荒坡华丽“变身”,村民把变太阳能为电能的方式称为“种太阳”。
●享受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带来的收益,巧用自然条件,开展旅游发业,摘掉穷乡僻壤的旧帽子。
俯瞰新冲村信义光伏发电站
昔日贫瘠的荒山荒地,一块块蓝色的光伏电池板整齐的排列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披着一片片“蓝铠甲”。这就是坐落于孝昌县邹岗镇新冲村的信义光伏发电站。
如今,光伏发电站正让贫瘠荒山蜕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金山”,空旷闲置的屋顶华丽转变为贫困户生财的“银顶”。
荒山屋顶种“太阳”
2015年10月,邹岗镇引进孝昌信义光能公司。3年来,公司在该镇新冲、益心、宇堂、杨堰等村共流转土地4200亩,总投资12.8亿元,建成规模150mwp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目前该工程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1.5亿度,实现产值1.5亿元,每年可为地方带来税收1400余万元。
从“包袱”到“香饽饽”,当地的荒山荒坡实现了华丽“变身”,村民把变太阳能为电能的方式称之为“种太阳”。
继“种太阳”之后,该公司本着“绿色文化,花园农业”的设计理念,相继投资2000余万元,在该镇新冲村建成集看、玩、吃、购、娱一条龙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与周边天紫湖国家4a级景区、牛迹山禅寺等景点衔接,形成一条现代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带,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
阳光照亮增收路
3年来,该公司为当地硬化道路30余公里,修建机耕路50余公里,先后为新冲、宇堂、益心、杨堰、李集、方集、灵台7个村无偿援建村级光伏发电站7个,总装机容量达350千瓦,每年带来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同时,每年发放农户土地流转费168万元,常年提供农民就业岗位300余个,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建设规模90千瓦时的屋顶光伏发电板直接对接当地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550元。实施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模式,将光伏发电板下的水面、土地无偿返还给合作社、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利益链接300户贫困户,户年均增收3000元。
借光激发内动力
“我家是光伏扶贫的受益者,除了屋顶每年光伏发电的收益3000元外,家里闲置地也流转给公司,每亩土地收益400元,我还在光伏农业园找了一份工作,日子越过越好。”新冲村贫困户祝东风说。
新冲村的美丽蜕变,不仅吸引了当地能人回乡创业,村民们也积极自主创业。该村祝家湾的创业能手们回乡流转土地800亩,建太空莲基地,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香甜可口的莲子备受欢迎;在外务工村民胡长岁听说家乡大变样,跟村里干部商量,带着他的水产养殖技术回家,利用渔光互补模式,建基地、修水池自主创业。(通讯员唐安丽 左新安)

路南区区行政审批局高效服务获群众点赞
【点播】舟山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今天成立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交易市场
落户“秒批”彰显深圳招才诚心
市国资委召开“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持续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专题民主生活会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7次主任会议王旭明主持
用阳光创造财富
冲刺高考:语文拿高分 回归总结最有效
彰显为民情怀新举措——南湖景区免费开放系列谈④
2018市级机关运动会开幕
小姐妹家遭变故检察官送来救助金
“体彩杯”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赛在虞城开幕
喜迎省运会:千人齐跳广场舞 掀全民健身热潮
市国资委举办第十三期铜川国资大讲堂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我市民营企业高质发展 将成济发展的主力军
亚锦赛正赛首轮爆出大冷:林丹输了
四级公共图书馆为你智慧服务
我市举办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路径专题报告会 做好湾区中小企业转移承接工作
61个招商引资项目6月集中开工 武汉再添地标建筑
多元活动为小候鸟搭建暑期“安乐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