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举办“2018年爱鸟周暨野生动物摄影展”活动


群众认真了解保护区监测工作。
宜宾新闻网4月19日讯(杨浩)4月18日,由宜宾市林业局主办,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屏山县农业和林业局、屏山县森林公安局、屏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协助举办的“屏山县2018年爱鸟周暨野生动物摄影展”活动在步行街喷泉广场隆重开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扩大“世界野生动物日”及“爱鸟周”活动的影响,扎实做好我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工作。18日,2018年爱鸟周暨野生动物摄影展如期举行。屏山县副县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沈蜀华莅临活动现场指导工作。
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陈本平局长向沈蜀华副县长做工作介绍。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传视频、赠送环保袋等活动,培养市民“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树立生态资源安全”的意识。同时引导大家参观“爱鸟周”科普文化展示栏及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将我县近年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给广大市民。
据统计,本次活动发放《致全县群众朋友一封信》、《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野生动物防范指南》等资料共计5000余份,赠送环保购物袋1000余个,发放宣传纸杯12000余个。
“保护区工作对外展示”及“爱鸟周科普讲座”还将于4月19日上午在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田咀保护站及龙华镇鱼孔小学同步开展。
相关链接: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一、保护区概况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中部。东邻锦屏镇,西与太平乡、龙洞坪茶场接壤,南与新安镇接壤,北与龙华镇、龙溪乡、国有屏山县林场接壤。保护区东西长约11.6km,南北宽约7.4km,总面积3500 hm2 ,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主要包括老君山、段家山、郑家山、七星包等地的国有林地,面积2092.8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9.8%;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面积442.7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65%;实验区为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围区域,面积964.3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55%,主要包括二埝坪、蚂蝗岗、何家坪、花椒坪、太和顶等保护区与社区接壤的区域。
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雉科鸟类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2000年2月,经屏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0年4月经宜宾市人民政府批建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经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驼梁等16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11]16号)文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管理机构为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县人民政府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0名,工勤1名,现有正式职工19名,临聘人员9名。保护区管理局内设四个股室:综合股、科研监测股、保护宣教股、保护站。
二、自然资源
(一)自然条件
保护区最高点为川南第一高峰--老君山,最高海拔2008.7 m,最低海拔800 m。地质构造上属宜宾观音镇—乐山马边县向斜构造地带,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质影响下地面抬升的产物,大部分海拔在1100—2000 m。
保护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12ºc—14.7ºc,年平均变幅小。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为24.0—27.4ºc,极端高温38.0ºc。最冷月为1月,为4.9—8.4ºc,极端低温-10ºc。无霜期280—290天之间。保护区内土壤主要为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两种森林土壤。土壤发育完善,深厚肥沃,质地松软,透水性好。以老君山—五指山为分水岭,保护区南部为金沙江水系,北部为岷江水系。区内无大型河流,小溪沟密布,成典型的树枝状分布。
(二)动物资源
兽类:保护区有哺乳动物7目22科5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兽类8种:大熊猫、林麝(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黑熊、斑林狸、青鼬、斑羚、中华鬣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四川省重点保护兽类5种,分别为香鼬、豹猫、赤狐、毛冠鹿和大鼯鼠。
中国特有兽类13种。
鸟类:保护区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有鸟类14目45科274种。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山鹧鸪(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白鹇、红腹角雉、白腹锦鸡、黑冠鹃隼、黑鸢、苍鹰、凤头鹰、凤头蜂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白尾鹞、燕隼、红隼、楔尾绿鸠、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褐林鸮、长耳鸮、短耳鸮(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中国特产鸟9种,分别是四川山鹧鸪、灰胸竹鸡、棕噪鹛、橙翅噪鹛、灰胸藪鹛、金额雀鹛、暗色鸦雀、黄腹山雀和蓝鹀,占我国特产鸟类的12.7%。
爬行类:爬行动物29种,隶属于1目7科22属。中国特有种纹尾斜鳞蛇、中国钝头蛇、瓦屋山腹链蛇、锈链腹链蛇、美姑脊蛇、大渡石龙子、北草蜥、丽纹攀蜥、蹼趾壁虎9种。
两栖类: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0种,隶属于1目6科9属。中国特有种包括大齿蟾、峨眉角蟾、华南湍蛙、仙姑弹琴蛙、无指盘臭蛙、沼蛙、绿臭蛙、峨嵋林蛙、滇蛙、峨眉泛树蛙10种。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植被类型以阔叶林为主,包括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内只有少量的针叶树种分布,已知维管植物共计153科,618属,1407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64属,138种;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17科,547属,1260种。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8种,其中i级保护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ii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油樟、润楠、楠木、厚朴、西康玉兰、峨嵋含笑、喜树、金毛狗、桫椤、领春木、川黄檗、福建柏14种。
三、保护价值
(一)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四川山鹧鸪是我国特产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沐川、马边、峨边、金口河、屏山、甘洛、雷波和云南东北角几个县区境内。由于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其濒危程度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编制的《世界鹑类现状调查与保护行动计划》中将其列为濒危等级。在国际鸟类联合会(birdlife international)出版的濒危物种红皮书(bird to watch 2)中四川山鹧鸪被列入极危等级。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国际鸟类联合会和世界雉类协会共同的决策团体“鹑类专家组”把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作为最优先的领域纳入鹑类保护行动计划中,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也将四川山鹧鸪等野生雉类的保护管理作为重要内容。
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查指出,四川山鹧鸪的种群数量不足2000只,栖息地面积约1793 km2。调查表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估计数量约为300只左右,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其整个栖息地面积的2%,但数量却占所有种群数量的20%左右,可见保护区是四川山鹧鸪这一珍稀物种最集中的分布区。保护区四川山鹧鸪其主要分布海拔在1200m—2008 m的整个阔叶林带,而且分布一直延伸到保护区外海拔更低的集体阔叶林中;区内除小片人工针叶纯林和纯竹林外,几乎整个保护区范围均为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栖息地面积占保护区面积95%以上。
(二)保护地位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除主要保护了以四川山鹧鸪为代表的珍稀雉类及其栖息地外,还有许多潜在的保护价值。特别是在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屏障建设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区森林植被繁茂,群落结构复杂,保护区的建立建设、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管理将实实在在地发挥出水源涵养等“生态屏障”功能,对周边和下游地区防洪防旱、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
老君山保护区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通过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使四川山鹧鸪等珍稀物种得到严格的保护,将造成良好的国际、国内影响,保护区也将成为国内外濒危物种保护关注的焦点之一,保护区将成为当地对外交流的一面窗口。同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和资金的引进,对于增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保护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的优良素材和天然本底,通过项目建设,使保护区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关系的科普场所,进而激发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发展观鸟、观花、观景等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项目,不仅能够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也将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科研协作
四川山鹧鸪全球性极危物种。这个物种本身具有极高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鸟类生命国际(bird life international)和世界雉类协会(wpa)鹑类专家组制定的《世界鹑类保护行动计划》已将四川山鹧鸪的保护列为最优先领域。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为国际重点鸟区,自建立以来已有世界雉类协会(wpa)、保护国际(ci)、北英格兰动物学会、德国动物物种与种群保护学会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多次到保护区考察,并为四川山鹧鸪的保护提供了援助。
自1998年以来,世界雉类协会(wpa)专家多次到这一区域对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2001年德国动物物种与种群保护学会专家考察了本区。2002年北英格兰动物学会和wpa专家到自然保护区对四川山鹧鸪及其他珍稀濒危和特产鸟类做了调查和研究后,对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取得的保护管理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起,wpa从英国切斯特动物园等处募集资金,为保护区基本建设和人员培训提供捐助。2005年--2007年,在关键生态合作基金(cepf)的资助下,由世界雉类协会(wpa)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以四川山鹧鸪为主的雉类监测研究。此外,先后还有北京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动物所、乐山师范学院的专家在保护区做过鸟类研究工作,先后在《动物学杂志》、《动物学研究》、《四川动物》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杭州本地小樱桃新鲜上市了
深圳爱心助学团队来中方县泸阳镇聂家村小学开展助学活动
台州银监分局召开深化辖内银行业“治乱象 维秩序”工作推进会议
他们为什么能获得“优”等次?
尚建军参加全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会议
屏山县举办“2018年爱鸟周暨野生动物摄影展”活动
苏州内环高架将进行首次LED道路照明提升改造
青岛人骑共享单车爱去哪吃饭?趣味大数据折射休闲风尚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南召县荣登榜单
南阳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对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单位的通报(第四十五期)
洛龙区举办农药从业人员培训班
杨浦多年“管理洼地”合并改造“一脉三园”激活社区景观
仓库车间老厂房 转身时尚文创园
地铁二号线 提前半小时发车
200度铁锅里徒手炒茶!北川茶娘一天可炒40斤
小兰上大二的学费凑齐了
受灾村庄生产路抢通 寿光蔬菜流通逐渐恢复正常
深圳“二次房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
权威发布!2018年上城区公办中小学教育服务区划分出炉!
厦门市徐州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