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将迎来“考试”。昨天,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冬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从今年10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将下降3%左右。
巩固空气质量成绩稳步提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今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3 月3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对此,刘友宾解释说,3%的目标确定是经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反复听取多方意见得出的。去年,经过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大气污染物浓度降幅较大,成效明显。但他同时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今年的总体考虑是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巩固好现有成绩,不能让空气污染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今冬京津冀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在谈到今年秋冬季空气质量形势时,刘友宾表示,按照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气象局共同建立的联合工作机制,近期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重点区域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进行了联合会商。预测认为,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风强度弱,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长三角降水可能偏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去年同期。“天帮忙,人不懈怠;天不帮忙,人更需努力。”刘友宾表示,京津冀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公布,各地要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水资源短缺制约区域生态安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和长江经济带是当前国家战略优先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主任王桥表示,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城镇面积持续扩大是这两个区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京津冀地区,存在着水资源量短缺严重制约区域生态安全、河流断流和湿地萎缩依旧突出的问题。调查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在长江经济带,存在着中下游自然岸线开发强度大、滨岸带生态风险较大的问题。
北京晨报记者 吴婷婷
我县召开“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讲教育报告会
“城市美容师”技能大比武 冠军将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
霞浦:溪南扶贫路,送暖到人心
清原:壮大村集体经济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生态环境部:今年不能让空气污染出现反弹
市国土资源局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洛阳人王向阳冲击《星光大道》2017年度总决赛
晴晴雨雨转换快 这个元宵节武汉或在阴雨中过
蔬菜大棚里的喜悦——何店镇桂华村产业脱贫见闻
“耀州花椒”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
清晨健身
肇州图书馆不断根据读者需要更新图书丰富百姓精神生活
大山里的“梦里老家”
市民族宗教委主任春节前夕走访佛教场所看望代表人士
市水务局在黄壁庄水库放水期间营救三名落水儿童
易触电、引发火灾……这些智能马桶盖竟隐藏这么多风险!
我市出台5条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投身“精准扶贫”
德国统一走过28年:“人心统一”道阻且长
市卫计委出台保障方案落实民生实事 全市户籍孕妇和儿童将获益健康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