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能产300多斤花生,收入不到千元。改种榛子树,3年后结果,一亩地能结500多斤榛子,收入达到上万元。”辛庄镇城岭村村北山头上,正在地里给榛子树苗施肥浇水的赵灿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赵灿是3月份开始种的榛子树,跟他一起种植的还有村里90多户村民。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为何要发展榛子产业,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省级劳模、村支书赵东仕。城岭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且这些山都是沙石山,百姓大多以种植花生、玉米为生。“山岭薄地百姓劳作一年下来,除去种子费、肥料费……根本挣不到几个钱。”从去年8月份开始,赵东仕就开始谋划,怎样才能改良种植,发展特色农业,让百姓多挣钱,带领百姓致富。板栗种植,尝试后失败了;菊花种植,尝试后也失败了。正当赵东仕心灰意冷时,春节期间的一包榛子让赵东仕找到了改良种植的方向。“一包小小的榛子要三四十元,而且榛子全身都是宝,收益这么高,省内其他地市有种的,我们为啥不能试着种种?”赵东仕及时把想法告诉了镇领导,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刚过完年,镇上便带领村“两委”到诸城学习考察,随后赵东仕又带着村“两委”到辽宁考察。在听到专家介绍,榛子树耐寒抗旱,适应性强,投入少,易管理,见效快时,赵东仕欣喜若狂:“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就是它了!”
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顺利通过后,2.4万棵榛子树苗运到了村里。“榛子树苗由集体出资购买,减轻百姓负担。”现在村里一座占地300亩的榛子种植园已经形成。“下一步打算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实现对榛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集体收入。”赵东仕说。
赵东仕在发展村庄特色种植的同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城岭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集生产、采摘、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庄园,拉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我的责任,也是每个村民的期盼。”赵东仕说。
记者 刘坤 编辑崔绍磊
自助“办证机”亮相平南
上海城投集团商业合作团队来访考察黄山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叶萌到天全县新场乡开展藤椒种植技术培训
三河市大力实施教育脱贫行动
河湖“三乱”整治新突破 竹箦河10多年“乱网”一朝拆除
省级劳模念好致富“榛”经
汨罗爱心之家被授牌为省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清远有十六万多市民“网上祭英烈”,他们都说了什么?
市质监局组织开展全市水表计量检定授权站复查考核
百年“长衫” 流风余韵
花溪区“农旅结合”激发新活力 “三变”模式培育新动能
政协花溪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永定区公积金信息 查询打印“一站搞定”
全市供销系统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人民满意,期待教育带来更多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综述之三
苏州重点道路运输车辆将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云岩
“帕金森病日”昆医附二院举行大型义诊 患者植入脑起搏器可享医保报销
十堰市纪委严明五一端午纪律要求 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固废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