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电子商务促进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今年“双十一”当天,青神县竹制品网络销售额5500多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丹妮纸业斑布纸网络销售5200余万元。杨大爷腌腊制品网络销售610万元,同比增长106%,全网排名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双十一”当天青神县电商网络零售额近亿元。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网、人民图片网、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媒体对青神“双十一”情况做了深入报道。
一、主要成效
(一)发展指标。该县共培训人员15000多人次,发展网店2500多个,电商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创造就业岗位10000多个,预计2017年网络零售额7亿元,同比增长近50%,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阿里研究院权威报告,2015年青神电商发展指数达到9.205,居全省第2位,电商应用指数(即电商与产业融合度)达到11.821,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电商+产业融合”互相促进的青神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
(二)四大荣誉。青神县是四川省首个电商顺差县,“2015年四川电商区域竞争力10强”,电子商务“2017四川走出去开放前沿区”,全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川省电子商务集聚区”“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四川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县”四个称号的区县。今年全国贫困县商务扶贫培训会到青神参观,全省电子商务重点地区示范项目建设培训会在青神举办。2015年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300多批次。
二、三大亮点
(一)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是依托品牌营销。依托“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品牌和产业优势,引导和支持竹产业企业、涉农企业、大户等触网开设网店,将青神的火烧木家具、竹编、椪柑、腊肉、香肠等销往全国。二是打造网销品牌。全县现有腊制品网店400多个,年网上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以杨大爷、寻味、丈母娘、农门镇等为代表的腌腊制品电商发展迅猛。借力电商,“刘义芬丈母娘”腌腊制品从2013年销售50万元,到2016年销售超1500万元,三年翻了30倍。青神杨大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成都到青神注册经营,仅2017年“双十一”,杨大爷旗舰店销售额就达到610万元,预计2017年网销量超过6000万元。三是助推品质提升。全县现有茶叶、水果、土鸡、蜂蜜等生态农产品网店400多个,通过不断创新创意产品包装,年网上销售额6000多万元。竹乡人果茶专业合作社打造“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拓展网上销售渠道,促进了青神椪柑产业发展。眉山小吴土鸡突出高品质生态牌,利用微博、微信营销,产品量价齐涨,供不应求,带动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二)助推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引导上网营销。全县5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开设有官网,德恩机械、美联家居、丹妮纸业、大有食品等工业企业组建了网上销售团队,开设网店,网上宣传效应和销售额不断提升。德恩机械2014年6月29日入驻阿里巴巴和天猫平台,成为机械皮带轮传动件产品入驻天猫平台的全国首家企业,上线产品有近800多款,16000多个型号。2015年6月12日,德恩机械在“2015年四川首届川南电商博览会”上,作为全省“互联网+工业”的企业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发言,成为四川工业企业转型触网的代表。二是助推产业集聚。全县发展火烧木家具生产企业60多家,网店800多个,其中,年网络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5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火烧木家具网上销售额占到全网8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烧木实木家具生产中心和网销基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已掌握网上定价权和话语权。三是促进产业发展。2016年,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顺应消费升级变化,开发出了“斑布牌”竹原浆生活用纸并触网销售,一战而红,实现网络销售额6000多万元。其中,今年“双十一”网络销售额近5200万元,带动了竹产业发展。
(三)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一是网上营销景点。立足国际竹艺城、江湾神木园等2个aaaa级景区优势,中岩寺、德云寺等文化古迹,以及苏东坡、王弗等名人资源,拓展了微信、微博、电商平台等网络营销渠道,为青神旅游积攒人气、集聚商气、提升名气。二是促进产业整合。建成青神县竹旅产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整合全县现有竹制品网店300多个,年网上销售额8000多万元。云华竹旅、银海竹艺、竹福竹艺、殷状元、美湖竹艺等县内重点竹编竹艺企业均组建专门网上营销队伍,开设竹品网,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实现全网营销,打响了青神竹编知名度,促进了商旅服务业发展。三是建立服务体系。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项目实施,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完成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建成电商基地及电商孵化园各1个、县级电商快递物流中转配送中心1个、产业运营中心2个、乡镇电商服务及物流配送中心7个、村级电商及物流配送服务站89个、农产品电商服务站28个。新增邮路2条,实现了村快递物流配送一天一趟。电商服务体系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外销,初步解决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及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
三、主要举措
(一)抓政策统筹。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该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电商发展日常事务协调工作。二是出台《决定》。2013年初,青神县委县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青神的决定》,提出了加快电商发展,促进产业融合的措施,并制定了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方案。三是出台扶持政策。2014年,青神县委县政府就出台了促进电商产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设立了100万电商产业发展资金。2017年,根据电商产业发展的实际,青神县委县政府又重新出台了促进电商产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青神电商氛围营造、电商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抓党建引领。一是建电商产业支部。为凝聚电商人才,引领产业发展,青神县组建了电子商务产业党支部,通过支部组织的电商讲座、论坛、沙龙等培训活动,拓展电商视野、提升发展能力。二是出台“支部+电商”方案。印发了《青神县推进“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作方案》(青委组〔2016〕45号),明确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在农村电商发展和乡镇、村(社区)电商服务站运营管理方面的职能职责,配备专职电子商务副书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电商助推产业发展上的作用。
(三)抓资源整合。一是融入“双创”载体。青神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电商产业作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载体,出台了《中共青神县委关于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2544”战略的决定》(青委发〔2015〕4号),电子商务成为创新创业五大体系之一。二是突出电商孵化。在双创工作中,青神县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具有青神特色的电商孵化园,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充分发挥孵化园作用,为一、二、三产业各企业和个体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孵化出了老丈母腊肉的刘冬、火烧木女汉子马静、小吴土鸡的吴勇智、身残志坚的刘成均等一大批电商创新创业的典型。
(四)抓扶贫切入。一是建电商扶贫服务站。该县26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建成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二是实施贫困人员电商培训工程。把有一定知识、有兴趣的贫困人员培养成电商能人,把不具备从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培养成电商供货人。截至目前,全县组织专门针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员的培训15期,参培贫困人口1000多人次,贫困人口新开网店100多个。三是创新电商扶贫模式。竹乡人的“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小吴土鸡的“电商+农户代养”模式、刘成均的“电商服务站+电商代运营”模式都成功实施,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时评:生命若得延续 便是最大价值
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会使用灭火器材
平原民政局——上半年救助流浪者46人
街头景观树硕果累累自成景
用“手机城管”随手拍 做“三城联创”监督员
青神县电子商务促进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六届五次全委会召开 彭耀新出席并讲话
海派艺术 奉献深圳
清远8名教师参加省综合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换届选举
宿州市政协四届六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
金融支付违法犯罪活动多 消费者须养好哪些好习惯?
罗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
南京出租车行业现"退车潮" 退租比占运营数的1/4
一中女足获2018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亚军
市统计局开展1月“党员活动日”活动
大学生留汉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精彩路演 18个项目晋级复赛
睢县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泗阳县船头上的“生态课”
小小昆虫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还衍生出循环农业产业链
“厦门急救”APP来啦可在救护车到达前调派最近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