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网7月9日讯(记者 潘凤娟 通讯员 王公雯)日前,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广播电视台等七家部门联合组织的“临沂好人”评选结果揭晓,11位候选人入围7月“临沂好人”。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各县区、各市直部门共推荐候选,组委会经过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于金勇(诚实守信类)、白云川(见义勇为类)、付玉玺 郑宝成(见义勇为类)、王东升(敬业奉献类)、郑佃来(敬业奉献类)、朱义华(敬业奉献类)、佟安美(孝老爱亲类)、牛庆花(助人为乐类)、彭志秀 曾现雪(助人为乐类)11人入围“临沂好人”榜。
诚实守信——于金勇:把产品质量和顾客利益放在首位
于金勇,男,1978年3月出生,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街道司岭子村人。现任临沂百特办公家俱有限公司总经理。
损坏的配件不使用,配件不合格不使用,质量不达标不交货,自己不满意产品不出厂……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把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始终把顾客利益视为企业的生命。企业先后荣获“中国著名品牌”、“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等荣誉,并成为山东家俱协会会员单位。
见义勇为——白云川:“独臂侠”江枫口勇救轻生女
白云川,男,1988年1月出生,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东大车村人,傅庄街道残联干事。2017年9月24日下午,白云川在沂河江枫口突然发现一名年轻女子轻生,欲跳河寻短见,作为一名残疾人,白云川来不及多想,急忙冲上前,凭着仅有的一条右臂死死拽住轻生者,用尽力气将其从生死边缘拽起,并以自己为例,劝解轻生者正视困难、乐观面对生活。此事一经传出,便引来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白大侠”。
由于先天性左臂缺失,白云川长期带假肢生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身为一名残疾青年,白云川身残志不残,于2008年12月开始从事残疾人救助工作。每天,他脚步不停地穿梭辖区村居、各企业,用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关心关爱每一名残疾人成长进步,向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在这种平凡枯燥的工作岗位上,白云川一干就是10年,而且毫无怨言,努力用助人为乐的实践,推动街道残疾人事业进步。他先后被评为“全市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罗庄区青年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罗庄区十大杰出青年”。
付玉玺、郑宝成生活照
见义勇为——付玉玺 郑宝成:退伍军人见义勇为抢救溺水儿童彰显本色
付玉玺,男,汉族,1982年12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 兰陵县鲁威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职工;郑宝成,男,汉族,1985年2月10日出生,群众,兰陵县兰陵镇徐庄社区村民,二人皆为退伍军人。
有人落水!河水湍急!危急时刻,两名退伍军人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进河里,奋力施救。一次、两次、三次……直到精疲力尽,再无力气施救才回到岸边。付玉玺和郑宝成两位退伍军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平凡人的人性光辉。他们平凡人的不凡壮举,彰显了兰陵人的不惧艰险、勇于作为的光辉形象。
敬业奉献——王东升:三十年风雨演绎奉献之歌
王东升,男,45岁,现任临沂汽车客运总站副站长兼陶然客运换乘中心站长,中共党员。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早4晚8就是他的工作制。多少年如一日,他扎根在生产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从一名普通的安监员,到安监组长、安监部长、副站长,换乘中心站长,他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忠诚奉献!
三十年,历尽风雨,他依旧矢志不移,不忘初心:客运就是他的第一生命!三十年,日月可鉴,他用这份“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奉献之歌!
郑佃来参加爱心捐款活动
敬业奉献——郑佃来:“电动车校长”毕生奉献三尺讲台
郑佃来,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临沂市河东区郑旺芦沟崖村,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大学学历。1985年郑佃来在本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三尺讲台开启了他的绚烂人生。1998年—2018年1月,历任郑旺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郑旺中心小学副校长、汤头街道五湖小学副校长、南旺实验小学校长。在汤头街道五湖小学任职期间,他每天要骑着电动车跑三十多里路到汤头街道上班,常常带着充电器,有时到区里开会,他也是骑着电动车,此时几乎所有的小学校长都是开车上班,他是位“骑电动车的小学校长”因此常有同事们给他开个善意的玩笑。
“室虽花县里,人似杏坛边。树影催春课,雷声起昼眠。”2018年1月21日凌晨,从教三十余年的郑佃来带着对三尺讲台的无限眷恋,默默地走了。这位被人戏称为“老黄牛”的辛勤园丁蓦然离世,至今让他的同事和乡邻扼腕嗟叹,让他的亲人和好友肝肠寸断,也让凝结了他多年心血和汗水的小学,留下太多伤痛和遗憾。
敬业奉献——朱义华:以校为家传道义 三尺讲台献青春
朱义华,男,1977年11月出生,临沂市莒南县团林镇人,临沂第四中学教师。对于家庭来说,他似乎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和“不孝”的儿子;但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却是孩子们的贵人。担任高一二部十班班主任的朱义华,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把他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三尺讲台。
佟安美生活照
孝老爱亲——佟安美:“好儿媳”一肩挑起三个家庭
佟安美,女,1961年11月出生,沂水县马站镇东旺村村民。她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普通农家妇女,为人正直、善良。在婆家大哥大嫂因意外去世后,佟安美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婆和大哥家两个孩子的重担,对他们悉心照料,无怨无悔。
佟安美的大哥因为一点小事误服用了农药不治身亡,其嫂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也服了农药不治身亡,只丢下了年幼的两个孩子。公婆也因接连失去儿子、儿媳妇而悲痛过度,身体也彻底垮了。转眼间,三个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佟安美夫妇的身上,她上有公婆,下拉扯着五个孩子,日子还要过下去,全家人都在看着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她一边开导丈夫,一边安慰婆婆不要伤心,并且她挑起了照顾家庭,伺候婆婆和抚养孩子的重担。
牛庆花精心打包
助人为乐——牛庆花:致富女能手 广结“穷亲”一起奔小康
牛庆花,女,1983年10月出生,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农民,生长在沂蒙六姐妹家乡的她,沂蒙精神早已融入血液之中,她拿出老区人民的韧劲和拼劲,苦干实干,一根网线串起了乡亲们的致富路,把大山深处的农产品通过网店卖到全国298个城市,年销售额600多万元。
先富起来的她自觉以扶贫救困为己任,广结穷亲、吸纳就业、倾囊相授,拉着16户贫困户一起奔小康,她也被誉为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牛庆花说:“我要传承好沂蒙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自己提升的同时带动更多父老乡亲致富,让贫苦户都脱贫,永远不返贫”。
曾现雪深情凝望重伤的妻子
助人为乐——彭志秀、曾现雪:朴实农民捐献器官献大爱
彭志秀,女,1979年7月生,平邑县白彦镇小北径村村民,2018年6月15日,39岁的彭志秀因一场意外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
曾现雪,男,1978年2月生,平邑县白彦镇小北径村村民,是彭志秀的丈夫,在妻子彭志秀不幸因事故抢救无效后,在征得其他家属同意、支持下,毅然做出捐献妻子器官的决定,捐出的两颗肾脏、一颗肝脏拯救了三名重症患者。
关于捐赠器官,在曾现雪的家中引起了不小的分歧。“一开始,我们怎么也接受不了,毕竟人突然没了,再捐器官,我们从感情上不愿意。”彭志秀的哥哥彭志学说。关于捐献这件事,让他这个当兄长的心里非常难受。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彭志学最后还是决定,支持妹夫捐献彭志秀的器官,并希望医院、媒体能为妹妹的捐献留个名声,让大家理解这件事。“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懂得什么太高深的道理,只知道人没了,捐献器官是一件救人的好事。”彭志学说。
共商跨境电商新格局 2018华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在苏召开
孙正东主持召开2018年度第七次市长例会
揭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福建有8名持证全职人员
最美夕阳红之我在规划馆当志愿讲解员——赵一丹
6·18专题报道——玩觅:颠覆想象一鞋三穿
7月份临沂好人揭晓 “独臂侠”江枫口勇救轻生女
普陀区绿化市容行业全力保障2018上海国际10公里精英赛
智能“无人工厂”设备在威海南海新区安装调试
慈湖海事处联合长航公安开展汛期联合执法
三亚迎入境免签游客近两万人次
省人大常委会到哈市开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
治沙有道 碧水无痕
[都江堰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抓好“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一一中共都江堰市委召开第59次常委会议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
天津加装电梯进展如何存在哪些瓶颈难题
龙华区推出48场“世界读书日”活动
直升机飞越118公里,成功救治69岁急性心梗患者
太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荣获“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浅析十九大报告的逻辑结构(五) ——学习十九大报告一点体会
我市召开中心城区“六线”专项规划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