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万人,是去年铜山区低收入人口脱贫的数字。2018年再完成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2019年全区低收入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是铜山区扶贫攻坚的计划和目标。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在这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扶贫攻坚战中,铜山区以扶贫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瞄准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同时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开始了一场扶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的铜山实践。
产业引领 精准发力
铜山区有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13个市定经济薄弱村,2016年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7.6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7.4%。虽然只属“少数派”,但在乡村振兴、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他们却是“一个也不能少”。
为了让贫困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掉队,铜山区以产业引领,精准发力,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
伊庄镇路山村是铜山区经济薄弱村,该村原有土地约3500亩,耕地均为少质土壤,村民原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地年收入不足500元。农业基础条件差,种植分散,形不成合力和特色,使这里的村民饱受贫困之苦。2016年,路山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28户,贫困人口为616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
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一场“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试点”项目改革打破了贫穷对这里的长期垄断。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员484人,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财政资金212.78万元入股。该项目共入股土地804亩,种植生态果树和经济作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项目对农户实行保底分红,保底价为800元/股,年终收益超过800元/股的按照实际收入发给农户。
如今,种植黄桃不仅带领路山村人朝着摆脱贫穷奔富裕的路上跨进了一步,而且还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全村种植的500余亩黄桃,具有品种新、果型大、品质优等特点,深受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2017年,纯收入约19.2万元,三年挂果后,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至2500元左右。”铜山区农村工作办公室扶贫开发科科长包莹莹告诉记者,“经过这个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试点项目,2017年动态调整后,路山村现有贫困户195户,贫困人口为653人,两年内贫困户减少195户,贫困人口减少546人。”
据了解,2017年,铜山区对全区30个经济薄弱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3个、总投资2217万元,其中高效种植养殖项目5个,休闲观光农业项目2个,光伏项目1个,土地股份合作试点项目5个。在这些项目的引领下,何桥镇马行村在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5000亩土豆产业园的同时,吸引了低收入农户务工;伊庄镇马集村借坐落吕梁风景区地理优势“引果上山”,千亩果园已见成效;黄集镇聂楼村利用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农资采购平台,打通“电子商务”扶贫通道……在实干中,铜山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开发模式。
统筹资金 集聚合力
扶贫是雪中送炭,每一笔扶贫资金都更应该花在“刀刃”上。
为了让每一笔扶贫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铜山区对实施扶贫项目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村里没有好的扶贫项目,宁愿不建,也不盲目乱建。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好项目的贫困村,省、市、区下拨的村集体增收项目资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精准扶贫资金如何使用?铜山创新了扶贫项目抱团、联合、异地发展新模式——
2017年,铜山区将28个村的918万元“两个增收”项目资金整合在了一起,利用单集镇牧原养猪场1万平方米的钢结构顶棚,建设1.1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由区扶贫办牵头招投标、立项,目前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
918万元,几乎是2017年铜山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而资金集聚形成的合力也因此显现。“一个村一个村搞光伏项目,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不成规模,收益上不去。现在由区扶贫办牵头立项,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而且也更充分发挥出了扶贫资金黏合剂的作用。”铜山区扶贫办主任王化龙介绍,该项目预计年收益约120万元,将按照投资比例打入村集体账户,用于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2018年,铜山还将继续“打包”扶贫资金,在大许镇建设高标准猪舍,以大项目带动新突破。
而对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也体现在铜山区扶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完善项目监管机制,全面推行第一书记签字制、专家评审制、区镇村三级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第三方验收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修改完善《铜山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铜山区后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留盲区、规范有序、专款专用、安全高效;发挥项目长效机制,实现“对症下药”“按需点菜”,加大项目审核力度,确保项目通过科学论证,切合实际。
拓展渠道 既扶贫也扶志
春节前夕,房村镇20名贫困学生收到了首批助学金,今后,他们每个季度将收到900元助学金,用以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定点帮扶房村镇窦家村的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为彻底改变窦家村的贫困面貌,发起了“壮苗扶智”工程,并先期注入20万元资金。今后,“壮苗扶智”工程将开放募集平台,接受爱心单位和个人捐款,定点帮扶贫困学子。
这是铜山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的成功范例。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的同时,铜山区还创新出保险资金参与扶贫新模式。2017年,铜山区在全区试点开展“扶贫300”保险扶贫,分两批为23039名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口每人投入100元保费,为其提供大病医疗补充,人身、财产、重大疾病、子女教育、生产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样化的风险保障,增强低收入人群抗风险能力。
“铜山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43.33%,因残致贫的占19.64%。两项加起来,占贫困人口的半数以上。而这些人往往也是脱贫后重新返贫的‘高危’群体。一场意外就会毁掉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扶贫300’保险,以大病为例,报销比例在92%以上。以教育为例,对列入今年脱贫计划考上大学、高中的低收入家庭困难学生予以资助,考取高中的一次性定额支付每人2000元;考取大专、本科的一次性定额支付每人3000元。”据王化龙介绍,2017年,“扶贫300”保险按照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已履行理赔,其中教育补助赔付59户,12万元;大病赔付59户,119万元;意外伤害赔付1户,1.2万元,共计赔付132.2万元。
引领行业创新,掌握标准话语权——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抗生素室/微生物室在中国药典微生物专业领域标准制修订中取得新突破
观山湖区国税局多举措规范主题党日活动
启动全网预约 留学回国金融人才落户受理提速告别人工抢号
2018.03.14晚间天气预报
河北涿州67岁老人回济南寻根 走失60余年仍难忘胡同口饭店和戏楼
刨断“穷”根,闯出富路
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唱响石家庄
外国友人盛赞中国文化
姚增科深入我市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眉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印发《眉山市文联所属文艺家协会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阜新市交通局召开党委班子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市林业局召开全市林业生态扶贫调度会
受骗女当帮凶频频上门送“通缉令”
我市举行学习弘扬“西迁精神”专题报告会
天长开展气瓶和厂车专项整治工作
“一把手访谈”|东莞市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禅城抽检农产品合格率达100%
驰而不息转作风 持之以恒抓落实
停电预告(2018年9月20日)
走进大山深处 东兴镇卫生院全力开展健康扶贫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啦!佛冈人快看看你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