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市住建局“亮剑”创卫攻坚战


  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发展水平。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包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内的“五城联创”的重大决策。这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顺应广大人民企盼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创卫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作为创卫综合整治建设组的牵头单位,市住建局不断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勇于担当,合力同创,以“要么不创,创必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城市发展需要创卫
一夜之间,开发区天陆达药业周边2885平方米的28处违建被拆除,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该处紧临开发区天津街、香港路,周边小区林立、娱乐场所众多,人流、车流量大。违建的存在不仅占据了人行道,影响行人通行,而且小饭店卫生状况也无法保障,与我市创卫要求相差甚远。对此,市城乡建设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逐户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和通告,多次入户做工作,最终全部商户自行清理店内物品,拆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在我市各相关县区、单位,创卫这场攻坚战已全面打响。
国家卫生城市的指标体系是一个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可以形成良好的经济基础、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进而全面改善投资环境、生产生活环境,树立城市新形象,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城市功能完善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抓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就是在抓发展、抓环境、抓民生,就是在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谈到创卫,市住建局局长杜平华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需要。住建系统将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完善,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强市战略,弘扬逢山开路、昼夜兼程的住建精神,秉承“为人民建好城市、为人民管好城市”的理念,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步伐,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出全部力量。
近年来,我市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城市创建工作,已经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但是,在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历史欠账多,城市管理底子薄、机制不顺,环境卫生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市民共创共建共享的意识尚显不足等等。因此,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重道远、责任艰巨,必须切实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拿出非凡之力和非凡举措,全力抓好创卫工作。
“123456”工作思路引领创卫
目标确定了,如何实现?思路决定出路。当前,我市提出了创卫攻坚工作总体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个平台、落实三项制度、实施四大工程、整合五支队伍、健全六种机制”,即“123456”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力争2019年3月通过验收。
打造两个平台。一是打造创卫攻坚指挥信息平台。该指挥平台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及配套app,将创卫攻坚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及责任人。通过平台,可及时部署并推进工作任务开展,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最终实现创卫攻坚工作一体化部署、全方位监管、点对点服务、无纸化办公、数字化考核。二是打造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该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已建成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作用,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推进创卫工作开展。
落实三项制度。按照国家、省关于创卫工作的要求,我市制定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户外广告管理等三项制度,对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收运处理、户外广告等实行长效管理。
实施四大工程。按照创卫要求,创卫攻坚城建工程共有四大项。一是市政园林河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包括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桥梁设施、道路绿化、公园游园、无障碍和全民健身设施、河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程。二是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公共厕所建设和改造、分类垃圾收运设施和处理厂建设、建筑工地管理、铁路两侧及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地下通道(商场)及高速路口环境卫生管理等工程。三是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楼体和门头牌匾整饰、残墙断壁和违章建筑拆除整饰、城市道路和河道亮化、各类市场秩序规范、城市“牛皮癣”和软体广告管理、城中村和城周村环境整治等工程。四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实施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秩序整顿、各类车辆秩序整顿、停车场建设管理、客车和出租车司乘人员的教育等工程。
整合五支队伍。全面整合或组建原来由城区、矿区、开发区管委会、阳煤集团管理的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园林绿化管理维护、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实行市场化管理统一外包)、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实行市场化管理统一外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五支队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运行管理机制,有效解决我市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界限不清、权责不明、人浮于事、作业标准不统一、作业时间不一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健全六种机制。一是领导包保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实行领导包保制度,做到领导带头、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资金保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参与,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督促检查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加强督查力度,实行“周检查、旬通报、月考核”制,督查结果通过电视、报纸、简报排名公示。四是考核奖惩机制。坚持专项考核和社会评价相结合、条块相结合,由综合整治督查考核组或聘请第三方根据有关创建标准,结合社会评价结果对各部门、单位进行综合考核。五是全民参与机制。全面组织发动广大市民关心、支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创卫,人人为创卫出力的良好局面。六是宣传发动机制。广泛宣传、舆论引导,尤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表扬,以点带面,辐射全市,争取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狠抓落实 为创卫注入力量
根据前期摸底建账,目前已录入创卫攻坚信息平台的创卫综合整治建设攻坚工程共有13类,包括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维修、园林绿化建设维护、河道综合整治、公共厕所建设改造、门头牌匾和楼体整饰、城中(周)村综合整治、再生利用工业园区建设、违章建筑拆除、公安交通体育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设计、督查任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共计9396项工程任务。其中,城区2634项、矿区2791项、开发区1368项、郊区34项、平定1项、市住建局306项、公安局7项、民政局36项、市政局146项、园林局117项、督查组692项、阳煤集团1202项。工程项目数量将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不断更新。
当前,在城区,绿矾沟样板小区整治、“一区一巷”整治等正在加紧进行中;在矿区,门头牌匾整治拆除等工作如火如荼;在开发区,北山东路、北海南路、广州路等道路维修以及温州街排水改造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在郊区,12个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正在进行……我市创卫攻坚工程任务目前开工612项,完工316项。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住建系统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据了解,当前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年)》,其标准和难度均远高于2010年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而我市作为山城特色的老工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堆积了不少历史旧账。住建部门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环卫一体化环卫外包服务、简化攻坚工程程序、引进社会资本、引入第三方评估等举措,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我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向前。
同时,坚持科学创卫、天天创卫。建立长效机制是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得以长久保持的必然要求。住建部门将继续把科学创卫、天天创卫有效结合起来,把加强长效管理作为摆脱城市环境“乱了才治,治了又乱”恶性循环的治本之举,整治与管理紧密衔接,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通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高依法治理城市的水平,确保我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得以长久保持。
让昔日私搭乱建、乱贴乱画消失不见,昔日污水横流的小区整洁有序、花香四溢,昔日的“泥水路”变成平坦漂亮的“水泥路”,昔日堵塞的河道流水潺潺……让“我是阳泉人,阳泉是我家”的口号化为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让社会文明卫生的新风吹遍阳泉的每一处角落,让五湖四海的宾朋爱上这座美丽的小城。这是山城人的愿景,更是山城人的目标。(吴 珊)

政策解读:2018年1月1日起,我市特困人员施行新的基本生活标准
韩国就业形势恶化 新增就业人数创8年最低
志愿者为公交站点装“爱心棉垫”
道德模范走进锦屏中学开讲“开学第一课”
中江近千亩芍药喜迎八方客
让城市更美好 让人民更幸福——市住建局“亮剑”创卫攻坚战
汛前清淤疏通 确保排水系统通畅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处分条例亮点释义
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地社区开展传统书法传“善”情活动
市卫计委到涡阳县调研健康脱贫工作
镇巴县公安局在永乐镇开展宣传活动
嘉善县构建“三大体系”助力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
隔代养育弊大于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8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安居:同城发展 建特色工业清洁能源示范区
九江出口加工区学校教师到杜郎口中学“取经”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赴延安接受传统教育
西安汽车站出入站口附近“黑车”扎堆揽客
宁乡市切实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融入乡村振兴时代大潮
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