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史王萍
眼下正是黄桃收获季节,8月24日,记者走进澄城县尧头镇浴子河村的黄桃园,丰收景象令人欣喜:金黄色的黄桃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摘桃、装箱、过秤、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尤其是贫困户袁智民更是心情舒畅。他家的8亩锦绣黄金蜜桃个头大,味道甜,深受客商青睐。
“镇上的干部真是太好了,帮我们免费引种,联系技术人员为我们上门指导,还包销售。这几天又帮我销售了几千斤,收入几万元。要是当初完全听取镇村干部的指导意见就好了,今年至少可多赚万余元。”袁智民边接过钱,边高兴地说道。
“这在我们尧头镇都是破天荒的事情啊,可以通过种地发家致富,这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支委王建义感慨道,“我们这里的地都是旱地,基本是靠天吃饭,别的地方小麦亩产800斤,我们这里就是300斤左右。”
原来,尧头镇属于台田旱塬地区,是有名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周边一些群众因煤而兴,但也因煤炭的衰落而陷入贫困。
袁智民家就是这样。他今年48岁,老父亲是残疾人,需要他照顾,一个女儿还在上学。以前他在周边的煤矿打零工赚钱,地里种着小麦和玉米,基本刚够温饱。随着当地经济重心从煤炭资源转型为旅游业,袁智民的生活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2016年,袁智民响应镇政府的号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植了8亩黄桃。
“当时也没想着能赚钱,就想着反正苗子是政府提供,村里还为此打了机井进行滴灌,施肥管理还有专家指导,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栽了8亩。”袁智民笑着说,“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啊,还真的成功了,比打工强多了!我今年又流转了8亩地,扩大种植规模。”
袁智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斤3元~5元的收购价来算,每亩黄桃可达3000斤左右,至少收入1万元以上,8亩黄桃今年纯收入至少8万多元。
袁智民只是浴子河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尧头镇坚持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发展黄桃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采用“支部+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集栽植、修剪、施肥、套袋、销售等于一体,统一购苗,统一指导、管理,统一包装。同时,通过扶贫项目、镇奖补资金和村自筹资金共筹集39万元,健全村里的水、电、路、管道等基础设施配套,以产业规模化带动农村发展,极大地调动了90家贫困户栽植黄桃的积极性。
“今年除了黄桃收益,还可在基地打零工,每天能挣70元~80元。不仅能挣钱,而且还能照顾家,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正在一旁负责过秤的袁智民乐呵呵地说,“现在跟着合作社种黄桃,不但有了技术保证,而且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收入是种玉米的好几倍,年底还能分红利!”
“今年200余亩黄桃,亩产能达到3000多斤。按每斤最低3元估算,总产值达到200多万元。明年还有320亩黄桃开始挂果,相信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包联该村的澄城县农工部部长王亚峰向记者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脱贫方式,对外积极宣传推介,扩大销售市场,全程服务农户,使群众发家致富有门路、有技术。”
守住绿水青山,收得金山银山。如今,黄桃已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果”,实实在在鼓了群众的“钱袋子”。
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
清远部分流域日前进入禁渔期 至6月30日结束
新年贺词
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 4名房东被处罚
药监部门依法从严对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作出行政处罚
大黄桃甜了好日子
省第七届残运会游泳和举重项目落幕 我市取得3金3银3铜好成绩
大工发布2018年招生计划
我为什么花10万做助学?来自镇海法院一位干警的自述
冰城成为水生态文明城市
不同年代的大庆人重温儿童节
支付宝全球金融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在蓉成立
十一长假3天,十堰交警查获52名“酒司机”
“万名消费者评诚信”启动 评选十佳诚信单位 曝光不满意单位
刁爱林副秘书长率市政府代表团访问波士顿
老板心藏“民工情结”20年后终圆梦 研发软件帮民工找活
超市购物 请文明先行
新春体验黔江土家风情 自驾游客可享250元补贴
市国土资源局到颍上县调研沿淮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淮北市农委传达学习黄晓武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