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和合共生

  绚烂烟花绽放黄海之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盛情感染世界。当上合峰会走进中国“孔孟之乡”,这片儒家文化发祥地满溢着宾至如归的亲切,回荡着中华文化与“上海精神”的共鸣。
“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9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各方来宾。热情的祝酒辞,道出主宾共同心声。
“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相通相融,在一个“和”字。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深入民族血脉。上合组织由安全合作起步,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幻,尽管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文化背景各有差异,上合成员国始终致力于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相通相融,在一个“合”字。“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充满哲理的中国古语阐明合作要义。17年风雨兼程,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结成共同致力民族振兴、地区发展的伙伴,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等六大合作平台将上合大家庭紧密聚合在一起,“一带一路”倡议将国家发展与区域繁荣深入融合在一起。
“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相通相融,在一个“共”字。“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共命运、共担当的天下情怀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精神品格。共促团结、共筑安全、共谋发展、共建家园,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共”字已成为上合发展的鲜明标志。
5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浸润着东方智慧,激荡起世界回响。
盛大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在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乐声中进入高潮。绿之春、红之夏、金之秋、白之冬,四季流转,五彩斑斓,“和合”理念与“上海精神”交相辉映,奏响上合组织命运与共的华美乐章。
(记者郝薇薇、罗博)
新华社青岛6月9日电

广州市民防办公室召开党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张家港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
热心的哥爱心企业到敬老服务中心为老人送清凉
肥东正规划打造4平方公里国际领先的智慧物流港
宣城两项目列入2018年度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科技计划
“上海精神”,和合共生
凌晨 男子突发脑溢血民警消防医生合力救人
成功植入人工耳蜗10岁听障女孩将走出“无声世界”今年我省计划拨款2176万元帮助听力障碍患者恢复听力
石家庄机场开通柬埔寨暹粒航线
【省运会】老年人健身气功比赛收官 黄石捧回3金1银2铜
3月济南住房公积金缴存19.44亿元
济南首条地铁R1线实现全线轨通
皖西学院法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走进金寨—追溯红色记忆,弘扬法治精神
总工会助推“十城百店”建设
市物价局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宪法(修正案)监察法
宁陵县1500万元农机补贴 惠及购机农户
用不合格盐加工李子 南安一食品加工厂被查封
俞东来:以新型城市化为方向 建设品质高端充满活力独具韵味的海上花园城市
图方便擅开后门 毁绿化私修小路:穿紫河绿化带冒出20条私家过道
国庆黄金周 阆中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