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在长泰绿港园生态农场里,近百名来自厦漳泉的学生和家长前来参加风筝节活动,欢声笑语充满了绿港园的每个角落。其中,笑得最开心的当属杨全才。
创业
今年39岁的杨全才是长泰人,也是绿港园生态农场的创办人,2003年毕业于集美大学,随后选择留校工作。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杨全才,始终保留着艰苦奋斗的精神。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杨全才白天在校工作,晚上下班和周末时间,就奔波于生鲜配送、房产中介、餐饮等工作中,积累创业经验。毕业4年后,杨全才在集美买了房。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杨全才心中始终惦记着家乡建设。在校期间,他管理着学校的万人食堂,这让他对食品健康,特别是农产品的兴趣愈加浓烈。于是,当农场主的想法被提上了日程。
2014年,杨全才卖掉房子,再添上多年攒下的积蓄,一并投入到绿港园里。当时的绿港园,主推农产品种植和生鲜配送。
创业需要知识作支撑。杨全才走遍长泰各个角落,还走出福建,奔赴各地农业种植基地,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引进了一批农产品进行种植。他经常在田里呆到深夜,累了就在小木屋里过夜。在家乡创业,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转型
转眼两年过去,杨全才前前后后投入近500万元进行创业。可到了2015年丰收季时,却令杨全才大失所望。
“莲雾当时预计可产5万斤,但由于气候和技术等问题,结果却只收成2000斤,其他农产品也是如此。”杨全才压低了声音说。面对菜地还没建起来、产业链还不完善、资金匮乏等局面,杨全才陷入了困境。
绿港园的出路在哪?2015年整整一年,杨全才都深陷于农产品低产的问题当中。他多次请来台湾技术员,为农产品把脉问诊,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他又再次踏上求学之路,到北京、四川、浙江、广东、湖南、贵州等100多个农业基地观摩学习。最后得出结论,要在短时间内走出困境,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正当杨全才苦思冥想转型升级时,一位小游客的话启发了他。
“妈妈,这里的鸭子和我们家的不一样,我们家的鸭子没长毛,这里的有。”小朋友指的是家里煮熟的鸭子,毛已去干净。这句话让杨全才察觉到小朋友在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上的缺失。于是,他想到了新的转型之路——将休闲农业与教育相结合。
找到新出路后,杨全才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当成游客,详细地游览一遍绿港园,每到一处都仔细思考“游客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在没有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修路、种花、研究美食、举办活动……绿港园一点一点地改变着。
“一天工作的时间几乎是24小时,因为连做梦也是梦到绿港园的转型路。”杨全才半开玩笑地说。
发展
2017年,杨全才毅然辞去学校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绿港园的建设中。
从“园丁”到园丁。辞职后的杨全才,仍不忘从教的初心。一方面专注于内部员工的知识教育,每天都要召集所有员工进行1小时的早阅读,并互相分享读书心得。另一方面,与各教育部门共同研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把绿港园建成一个有学问的休闲生态农场。
目前,绿港园致力将文化结合到设施改造、农产品种植以及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开展上。孩子们在绿港园里,可以拿起锄头和镰刀,亲身体验劳作的艰辛和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习。
“比如正在举办的风筝节活动,孩子可以了解风筝的由来、学习风筝的制作、体验放风筝的乐趣等。”杨全才说。
绿港园正一点一滴地蜕变着。杨全才介绍,今年正月初三至初六,绿港园日均游客量达1300人次,去年游客总量达5万人次。
绿港园崛起的同时也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我们目前有员工50多人,80%来自当地,今年还会根据发展规划,再招一批当地的村民。”
如今,绿港园雏形已现,杨全才又开启了新的奋斗之路。“在绿港园里,每当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和体验农活时的笑脸,还有附近村民对我竖起的大拇指,让我对幸福的理解又产生了变化,他们的收获和快乐是我最大的幸福。”杨全才展示着手机里一个小男孩拔萝卜的照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 张志鹏 通讯员 王文强
启东第四届全民读书节启动
2018年安徽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须知
高永川:让更多人记住蒙顶山茶——走近身边的“雅安制茶大师”系列报道之三
市局召开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推进会
衡水市两起违法建设项目被省住建厅通报
从“园丁”到园丁 杨全才创办绿港园
五通桥区纪委通报4起违反财经纪律典型案例
【畜牧局】非洲猪瘟知识科普
遂昌:提高认识 压实责任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工行黄冈分行被确定为“省行级重点城市行”
温暖空巢老人
交警严查金山大桥下逆行违法行为
华安高石村:凸显生态优势 打造美丽乡村
杭政储出【2017】70号地块商业商务用房建设工程档案验收与移交委托服务采购公告
万柏林区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成效显著
借力假日经济精准帮扶 黔西南樱桃番茄 “空降”宁波
凌源市出好三张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每天只做一顿饭 燃气费每月好几百!咋回事?
永州大讲堂第二期开讲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萧延中作《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与领导艺术》专题讲座
只有服务走心 群众才能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