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爱心,让任海龙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任海龙的爱心,又让社会的美好得以延续——
生命因病痛而苦楚短暂,也因爱心而美好可贵。“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要聆听一段难以割舍的亲情,讲述一位遗体捐献者小海龙的故事。”9月10日下午,在合肥市殡仪馆,200多人自发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会,共同送别我市舒城县桃溪男孩任海龙。
9月8日,一直与病魔搏斗的任海龙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离他18岁的生日还有7个月。他留下的遗愿是:捐献遗体、眼角膜及脑组织。在以“追梦少年爱无言”为主题的追思会上,任海龙在北京航展上穿着飞行员制服的照片笑容灿烂,而他的亲友小声抽泣的在心中默念:亲爱的小海龙,以后,会有人用你的眼睛看世界,会有妹妹替你照顾好父母。请一路走好……
2014年,本报曾报道过任海龙的故事。四五岁时,任海龙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1岁时,他的双手连翻书都变得困难,不得不告别学校留守家中。当任海龙从电视上得知无偿捐献眼角膜的情况,也萌生了这一想法。“他说这辈子没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了,想给社会献份爱心。”任海龙的母亲张同琼说。
2014年2月26日,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来到舒城,为任海龙办理登记了遗体、眼角膜捐献申请。当屈志国得知好几年没出门的任海龙有去看看外面美好世界的想法时,他立即将这个信息告知了媒体。当年3月5日,在本报记者和一群爱心人士的帮助陪伴下,坐在轮椅上的任海龙来到了合肥海洋世界,近距离感受海洋生物的奇妙。
后来,任海龙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更多的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小海龙圆梦之旅爱心接力”,先后把他接到苏州、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在北京,任海龙去了天安门看升旗,看航展。爱心接力,让小海龙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感受到了更多美好。“他回来后找到我,说他要把爱心人士捐助的多余的钱捐给红十字会,用作遗体器官捐献的专项资金,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屈志国说,在爱心接力活动中,各地志愿者捐款的5万多元,除去花费后还剩余2万元,善良懂事的任海龙全部捐出。
9月11日,任海龙的一对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了两位患者,为他们带去了光明。屈志国说:“每年省内捐献遗体、眼角膜的人不过几十例。”
安徽省第一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已于2005年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据悉,任海龙的名字也将镌刻在这座纪念碑上。(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静)
“虔诚”男子偷石狮赠予寺院 想为寺院扩建出力
高清图:进贤万亩茶场惊艳绿海画廊
攻坚克难 真情服务萍矿集团向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送锦旗
安源区泛珠三角区招商硕果丰
交通强筋骨:四通八达到我家
追梦少年爱无言
八旬老人街头摔伤 热心市民齐力救助
潍坊市质监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为了天蓝地绿空气新——中站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采访札记
市区举办赠头盔活动
东港区慧通小学:学先进 点滴做起 焕发党建新活力
积极建言献良策 凝心聚力促发展政协委员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我市各地开展“全民植树 绿满家园”义务植树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开发区被表彰为2017年度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张鲜苹带队赴河南山东考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山西天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生产车间一角
我市2018年度首宗矿业权网上交易成功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