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通区经济发展亮点扫描
2017年,大通区经济交出了一份提神振气的成绩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财政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10%。大通经济发展质量高、活力足,释放满满正能量。
“稳”是主基调,经济增速在提升
7%,这是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稳字当头,是大通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速度稳,彰显发展“质量第一”效应。全年一产完成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2.4%;二产完成增加值30.9亿元,同比增长8%;三产完成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7.5%。
就业稳,“好饭碗”越端越牢。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
钱包鼓,“获得感”越来越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4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5元,同比增长9%,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增速。
“进”是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乐森黑马乐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吉他、电贝司、尤克里里等各类品牌乐器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支,乐器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淮南富华服饰有限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李维斯、优衣库、森马等品牌合作,产品远销至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连续5年获安徽省服装类出口第一。
2017年,大通区在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中,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了国康体育、乐森黑马、富华服饰等一批外向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这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的一年。大通区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
全面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先后签约落地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徽小胡鸭总部经济及生产基地等项目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淮南追梦中加实验学校、500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推进。预计,全年引进内资51.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1%;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31.0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万美元。
全面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对40个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双周调度、定期通报等制度,预计全年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22个省“861”项目推进有序,完成投资4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1.8%。40个技改项目完成投入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唐兴机械等8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这是经济结构日益优化的一年。大通区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经济转型提质,预计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区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15%;新增区属规模以上企业4家。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新流转土地830亩,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7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4个。
第三产业加速集聚,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民营企业297家、个体工商户486家。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24.5万美元,同比增长23%。
这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的一年。大通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减负、助力企业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是对市场冷暖最敏感、对经济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之一。
增强企业信心: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个体工商户相关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基本建成,为企业减负。
翻开企业账本:安徽国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网球等产品,产品出口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17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元。
“新”是主旋律,新旧动能在转换
2017年,总投资16亿元的国家电投淮南窑河渔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部分并网发电,开启了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双赢模式。该项目规划建设容量200兆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为1920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76万吨。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奋进新时代的大通区,经济新动能在培育。
特色工业在做强,成功引进昆山(淮南)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致远年产5万吨钢结构等项目,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84%。37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8.5%,占工业总产值1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18%。
商贸物流产业在做大,重点培育了保康药业、新欣医药、国药控股、三和世纪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医药物流企业,每年总营业额达15亿元以上,医药物流产业实现集聚发展,打造了东部医药物流基地。淮南快递物流产业园初具规模,电商仓储配送中心开工建设。
绿色农业在做精。实施孔店乡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和洛河湾滩涂地开发项目,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0.1万吨。肉类、水产品、林果等产量稳中有升,草莓、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发展良好。
旅游产业在培育,推动景区景点升级,启动上窑森林公园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广场项目建设、“万人坑”教育馆场馆提升工程,申报省级红色旅游景区。
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产业快速成长。2018年,大通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旅兴区、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宜居宜业宜游基地,奋力开创“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建设新境界。
围棋比赛落子
“平安高明十佳卫士”名单近日公示
我市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拆后土地再利用
湘乡市水府水乡特色小镇前期工作初步完成
市防空防震办副主任李宝玉赴亳州、苏州调研准军事化斗争准备工作
稳中有进,一份提神振气的成绩单
我市首届“慈善为民·公益同心”大型慈善义诊活动举行
特警在身边 安全进校园(图)
航拍铅山县河永快速通道 穿行秀美乡村
政和:小处着手提升监督执纪实效
清远:一场重要会议,释放大量重要讯息
我市铁画传承人获得文化和旅游部表彰
兴城市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明年底 江苏每位公民都将有独一无二的社会信用代码
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
市人大机关第一党支部举行组织生活会
刘中汉亲切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属
三木成“森”
2018湖南护鸟飞行动启动
市文化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