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子女不愿学医不是人才匮乏的理由

济宁新闻网讯(评论员 扈宏毅)“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如果不放到一流医学人才手里,大家放心吗?”全国政协委员刘玉书道出了对当下医疗人才缺乏的忧心。他在国内学校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医学工作者的孩子愿意学医且攻读医学相关科系的仅有8%,而前几年的数据显示,美国83%的医生家庭的孩子首选学医。
拿医生家庭的孩子做学医意愿的调查,得出对未来医学人才“匮乏”的结论,个人认为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医生子女不愿学医,不代表所有家庭的孩子都不愿学医。倘若对记者的子女做一个从事新闻行业意愿的调查,对电子科技人才的子女做一个从事it行业意愿的调查,对经商者的子女做一个子承父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每个行业都有类似的情况,因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外人所不见的艰辛,而每个行业也都有希望子承父业的情况,毕竟自己在这一行有人脉、有资源,能帮助子女未来发展得更好。
当然,这些并不基于子女兴趣的从业意愿,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有篇报道讲得很现实,一对老年夫妇看到医生儿子不仅工作辛苦,还要面临医患关系导致的潜在危险时,曾后悔让孩子学医,但当他们深切体会到挂号难、看病难之后,又感叹家中有个医生是多么值得庆幸。
尽管与医生子女意愿没有直接关系,但我国医学人才匮乏却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强调的是,人才匮乏并不是指学医的毕业生数量少,而是有技术、有实力的好医生少。
在我国,学生从高等医学教育机构毕业后,就直接上岗进入医院工作,工作后参加执业医生考试,成为执业医生,开始看病做手术。这种程序的弊端是,既缺乏严格的医师培训过程,也无法批量地培养出优秀医生。不同医院医疗水平悬殊,如果你幸运地进入了大医院,就有相对优秀的上级医生给予指导,如果进入了基层小医院,就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而美国的做法是学生在接受高等医学教育之后要统一进行三到五年的医师培训,然后才能上岗工作。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我国的医生除了要为患者治病,还有发论文、评职称的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把精力全部投放在业务实践当中,同时还容易诱发健康问题,使医生苦不堪言。

2017年1-11月人民生活与物价指标
睢县团县委开展青少年关爱行动
李明远:以“次核心”城市打造陕西经济增长极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加快推进凤岗镇农贸市场快检室全覆盖
英德队获全市卫计系统羽毛球赛冠军
医生子女不愿学医不是人才匮乏的理由
清溪大利阳光门诊部被列入医疗机构“黑名单”
梅山口岸整车吞吐量 突破10万辆
香邂“百变的你”-Enchanteur艾诗香氛沐浴
全市井冈蜜柚出口工作座谈会召开 喻志勇主持相关会议并讲话
南海创新扶贫方式 以购代捐帮扶凉山
太原市供销社实现市级综合改革全覆盖
资兴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市长公开电话办理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结果公示【2017】挂字26号
蒲从双督导东岳乡玉太乡脱贫攻坚工作
H5 | 哇!成都未来要变这样
中江: “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事迹报告会举行
动真碰硬打造发展“优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森林城市群!五一不知去哪?最美湿地约定你
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