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让孝文化深入人心


  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登高望远,祈求平安祥和;赏菊吟诗佩茱萸,娱乐之中求取吉祥和康宁……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重阳节被赋予了多元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在现代文化中被发扬光大,那就是“敬老”。
  “九”和“久”是谐音,有长寿之意。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因此被赋予了祈祝老人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既是对传统孝文化的承续,又赋予重阳节关爱老人的新内涵。每年此时,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尊老、敬老中传递孝心、传播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文明风尚。
  节日是弘扬孝文化,普及关爱关心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的好时机。但是尊老敬老不是朝夕之事,节日之外的孝敬也不能少。
  尊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为民生问题中的难点。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除家庭之外,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政府层面,应该不断推进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使老人能够衣食无忧、有病可医。社会层面,社区、慈善组织、公益团体、志愿者群体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还要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异地甚至异国求学或工作,阖家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独已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对于不少老人而言,最盼望的是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抽空陪父母聊聊家常,叙叙亲情,为他们敲敲背,捶捶腿,却是可以做到的。而孝老敬老正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在重阳节之际,让我们传承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孝文化深入人心,让天下老人安享幸福祥和的晚年。(毛同辉)

特朗普发表任内首份农历新年贺词
市妇联“社会妈妈”看望牵手结对的贫困学生
唐山限行提示:10月15日限行尾号"2"和"7"
唱起山歌,庆祝“三月三”
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重阳节,让孝文化深入人心
我市查获一大型生产假药窝点
市国资委积极组织开展十九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魅力广州 因坚守岗位的你而更美
肇庆首批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挂牌
雨花区又拆除一颗“移动炸弹” 雨花区安监局联合多部门查处一辆非法改装油罐车
火车站5月1日加开25趟列车迎返程高峰
梁子湖绿色食品俏销
滁城6路公交车临时绕行
市委书记张文深深入新野县暗访脱贫攻坚工作
温江北林绿道昨日竣工 全长65公里
扎根土地的美丽人生
商丘市委党校的变迁
南靖高新园: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东至地税精准施策 助力环保税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