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网讯:最高法6日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发卡行对“按照最低还款额方式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应按照全部透支额收取从记账日到还款日的透支利息”的条款未尽到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持卡人主张按照未偿还透支额计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被业内人士看做是全额罚息有望终结的一个信号。
全额罚息,银行业称为全额计息,指在还款最后期限超过之后,无论当月信用卡是否产生了部分还款,发卡行都会对持卡人按照总消费金额计息。
按照银行业的说法,信用卡透支是银行向持卡人发放的贷款,按照《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银行可以按照借款合同和国家有关计息规定计收相应利息。但对于信用卡持有人来说,全额罚息无异于巧取豪夺。按照一般观念,有借款才产生利息,我已经将钱还给银行了,凭什么还要利息?特别是前几年大家习惯利用atm机还贷款,由于atm机不收零钱,避免挨罚就必须多给银行钱,而多出来的这部分钱银行并不支付利息。银行这种只图自己合适的做法,可以说让持卡人心里非常不舒服。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提出了“容差容时”,也就是提供一定的还款宽限期和宽限金额服务。但持卡人和银行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2017年,央视主持人李晓东用信用卡消费18000余元,仅有69元未还清,10天后竟然产生了300多元的利息。李晓东将发卡行告上法庭。
其实,全额罚息早就应该叫停了。不管银行业自己怎么说,但实际办理信用卡的时候,鲜有工作人员主动告知用户银行有全额罚息的规定,反而会用免年费、送礼物等大力游说。事先不提示不说明,事后将风险和责任全部甩给持卡人,有失公平。虽然恶意透支客观存在,但不能为降低银行的损失,损害其他持卡人的权益。更不能将其视为银行的利润来源。何况,从法律层面看,银行与持卡人之间是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能要求债务人偿还未归还部分的利息,怎么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呢?
最高法出台的这个规定体现了法律公平原则。当下互联网信用支付蓬勃发展,信用卡刷卡不过是若干支付方式的一种。对银行业来说,为点“蝇头小利”得罪消费者,实在得不偿失。最高法这个规定也帮银行摆脱了困境。(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茂名《魅力中国城》半决赛竞演战队出征
2018“巡城创文明”活动开启
天荒坪:“全科”窗口进乡镇
“大企业局”定制服务为企业解难 请上门来“专家会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东莞支队“一室两站”信息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更正/变更公告
评论:全额罚息早该叫停了
荆州最美家庭:不离不弃的陪伴是无可替代的温暖
湖州“品字标”标准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六一”儿童欢乐多
旺苍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83亿元
南平“四管”工作法促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
临颍县王孟镇对全镇26各村进行目标考核
樟木头拥军慰问团赴东莞军分区开展“八一”慰问
兴庆万达广场开工奠基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座谈会举行
乌克兰:在“一带一路”中巩固友谊和收获发展
中心城区环境卫生和出店经营工作每日专报
永定一日签约五项目
牵手相伴50载!港闸为船民举办金婚纪念活动
如何减轻企业负担?这“两张网”专治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