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相当于一个实体的钥匙,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但事物具有两面性,安全往往是相对的,app运营商过于依赖手机号,给更换手机号制造各种障碍,让手机号成为事实上的‘万能密码’,制造了新的安全隐患。”
近日有媒体报道,用户用手机号注册一些app后,无法更改绑定的号码,也无法注销账户。如果用户换号且原号码被“二次启用”,就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为号码资源的有限,再加上换号、一人多号现象的大量存在,手机号码被“二次启用”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很多用户在选号时,并不清楚新号码是否为“二次启用”的号码。此后,难免接到陌生人的电话、骚扰性广告,进而可能发现用该号码注册app时被告知已被使用。另一方面,原号主的账号被新号主登录后,一些个人信息由此泄露。
在app运营商的实操中,手机号往往被当成最高层级的用户身份验证工具。用户忘记密码,可以通过手机号来找回;用户要实现电子支付,必须通过手机号来验证……由于手机号的实名制,以及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机的高度依赖,手机在事实上成了一种网络“身份证”。
既然是一种身份验证工具,用户就享有随时收回验证权的权利。这好比说,在线下入住酒店时,要向酒店前台提供身份证件以登记住宿信息,但是完成身份验证以后,酒店就应当归还客人的身份证件。app运营商没有任何理由,在用户不再使用app,也就是不再同意身份验证后,继续保留用户的手机号码。
严格意义上说,手机号并非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诞生于传统通信时代,至今存在一些有悖于互联网的特质。例如,国内的手机号通常依托于实体sim卡,用户必须保管好sim卡,才能守住与手机号相关的个人信息。
固然,手机号相当于一个实体的钥匙,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安全往往是相对的,app运营商过于依赖手机号,给更换手机号制造各种障碍,让手机号成为事实上的“万能密码”,制造了新的安全隐患。对于不涉及个人财务等核心信息的app,应当允许用户用邮箱、社交媒体账号代替手机号。
尽管电信运营商声称二次启用已使用的号码,是出于号码资源有限的无奈,但对于二手手机号对用户造成的各种困扰,运营商并非毫无责任。
在很大程度上说,用户换号之所以如此频繁,跟携号转网、转套餐限制过多,不无紧密联系。现如今,尽管漫游费已经取消,但运营商之间依然壁垒重重,很多优惠政策只适用于新号码用户,这同样会加大手机号码的流转率。
电信运营商、app运营商应当形成一个共识——既然手机号被当成了最重要的身份验证工具,那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号随人走”就势在必行。除非用户有更换号码的个人意愿,电信运营商不应该诱导用户更换号码,更不能给用户保留号码人为增加障碍。
当务之急,监管部门应当主动干预,要求app运营商不打折扣地执行政策,为用户注销账号提供便利;同时,继续推动携号转网工作,让用户完全享有手机号的使用权,避免手机号沦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垄断的工具。(王钟的)
“惠农一卡通”开启平山财政惠民补贴金兑付新模式
2017-2018学年漳州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报道五(英语)(漳州二职校赛场)
兰州市统计局“补短板、促规范”推动统计法制工作迈“新台阶”
晋江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我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手机号被“二次启用”,谁偷走了你的隐私
太原不动产登记迈向智能化互联网+申请办理不超20分钟
永寿造林绿化 筑牢生态屏障
成德两地食药系统 有望跨区“联合演练”
临武县:陈秀雨春节前夕看望“地方武装人员”
蓝田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红桥区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我省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年度任务完成
园林局:常州市敞开公园标准化试点项目重点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打通科技创新服务“最后一公里”
传统年味成为新卖点 宁海浓浓年味引来众多游客
第五届天津直沽文化旅游节圆满落幕
含山:绿色茶园的“新希望”
开学季将到,公共交通助力广大师生顺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