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讯 (记者 江琪) 2月24日,记者从肥西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扶贫工作受到《人民日报》重点关注,三名干部扶贫故事在2月23日《人民日报》4版(要闻版)头条位置刊发。
据肥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月23日,《人民日报》4版以《狠抓落实,盯住抓、抓到底——听肥西县三名基层干部讲扶贫的故事》为题,重点报道了合肥市肥西县3名基层干部围绕落实中央扶贫政策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并分享如何增强狠抓落实本领的感悟与心得。文章分别讲述了赵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浩然亲力亲为带领贫困户创业;严店乡副乡长余刚强帮贫困户细致落实政策脱贫;肥西县委书记金成俊狠抓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立足长远,引导贫困户持久脱贫。
《人民日报》刊登肥西扶贫故事截屏图
新闻链接:《狠抓落实,盯住抓、抓到底——听肥西县三名基层干部讲扶贫的故事》
狠抓落实的本领有哪些?如何以会抓落实的能力,让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记者近日来到安徽肥西县调研走访,3位基层干部围绕怎么落实中央的扶贫政策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分享如何增强狠抓落实本领的感悟与心得。
“找不对路,咱就给乡亲先蹚条路”
小额贷款,政策优惠,专业培训……在肥西县丰乐镇赵桥村,“产业扶贫的举措不少,但就是没人干”,上任之初,赵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浩然满是困惑,为啥有点闲钱的农户也不敢干事?
为了弄清问题,张浩然带着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原来,丰乐镇属环巢湖乡镇,为保护生态,只能搞种植业和小型养殖,禁止工业企业发展,村民里有点资金的,没人愿往不看好的种植业里投钱。
“好政策如何才能释放出红利?”“没个带头的,谁会去第一个吃螃蟹?”一番左思右想,张浩然拿出家里积蓄,自己投资搞起了生态散养鸡养殖,赔了算自己的,赚了就交给村里的能人经营,“找不对路,咱就给乡亲先蹚条路。”
一边走村入户宣传扶贫贷款政策,鼓励大伙儿一块儿干,一边向懂行的专家请教。“市场好,一只生态散养鸡能卖100多块钱,”张浩然常跟村民算账,虽说头一年自己经验不足勉强保本,但村干部带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张书记,回去干有啥好政策?”村民徐从友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有意回村搞食用菌种植。“有小额贷款政策优惠,场地这些事我们可以帮着协调。”张浩然当即给出承诺,但条件只有一个——季节性和常年用工,得优先找贫困户。
让徐从友感动的是,原先张浩然搞散养鸡,都是自个儿拉到市场找销路。“我现在搞食用菌种植,张书记直接联系一些企业食堂,想法子销售。人家忙前忙后,我们哪能只想着自己赚钱?”徐从友介绍,不少贫困户,在种植大棚实现了再就业。
在张浩然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都开始创业。“没场地,张书记带着村干部来改造圩区;没资金,村里帮着联系小额扶贫贷款。”贫困户袁传能试着承包了5亩鱼塘,“县里刚出优惠政策,张书记马上帮着申请到2000块钱补助,咱咋能躺在政策上睡大觉?”
如今,扶贫政策落实了,村里产业发展了,张浩然感触最大的就是要亲力亲为,带个好头,“狠抓落实,要从‘给我上’转为‘跟我上’,既要有表态,更要做表率。”张浩然说,下一步,他会带着村两委班子一道“钉钉子”,让政策释放的红利更多,村民致富的门路更广。
“落实起来多想几步、再细一点”
从2012年到去年底,严店乡副乡长余刚强做了4年大学生村官,扶贫事项的千头万绪,让他学会把每件事落小落细。
中央政策咋落实?初到严店乡三元村,余刚强每天要做的就是学习政策。“学习中央、省市县的扶贫政策文件,反复研究,找县、乡扶贫干部请教。”余刚强说,“把政策学透,落实起来,才不会把好经给念歪了。”
女儿外嫁,儿子儿媳都患有精神病,除了吃低保,家里没有收入来源,60多岁的三元村村民陈东(化名)每日长吁短叹。
“省里推行健康脱贫政策,贫困户到省级医院看病自费不会超过1万元;肥西县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救助基础上,多加一项医疗救助,将来您儿子看病医疗,都有政府兜底。”余刚强宽慰陈东,也把政策红利说细说透。
不光说透,还得做细落实。申请小额扶贫贷款,帮着陈东一家平整土地,发展大棚蔬菜,申请特色种养业补贴……余刚强和其他村干部一块儿忙前忙后,帮陈东一家张罗着各项事务。
“俺们原来哪知道有啥可以申请,有啥好政策?”陈东说,现在他们一家的大棚蔬菜发展不错,儿子儿媳的病情也有所缓解,“多亏干部工作做得细,现在咱们啥好事儿都赶上了!”
余刚强说:“省市县一级一级,政策上都在对中央的指示精神不断细化。同样,越到基层事儿越繁杂,落实起来可不得多想几步、再细一点?”
“心里装着全局,谋划才更长远”
2020年全面脱贫,2020年以后呢?脱贫能否可持续?这是肥西县委书记金成俊思考关注的问题。“光伏建得再多,政府兜底再实,我们能解决贫困户一时脱贫的问题,但保长久呢?”金成俊说,“狠抓落实,不是只想着完成一时的任务,心里要装着全局,谋划才能更长远。”
一次扶贫调研,贫困户傅坤球的经历让金成俊印象深刻。傅坤球利用村里的圩区洼地开挖了几十亩鱼塘,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及各类种养补贴,40多岁的傅坤球腿脚残疾,却干劲十足,搞起了鱼塘养殖、休闲垂钓。
“每年能赚多少钱?”“10块钱钓一斤鱼,再加上卖鱼收入,一年估摸着能有十几万!”
“你一个人干?”“哪能,有村民在我这儿打工,也有的拿钱入股。”
“你这儿可以再修个木桥,那儿可以再建一个垂钓平台,资金上政府可以发动引导贫困户用小额贷款入股。”“有政策支持咱,肯定铆足了劲儿干!”……
调研现场,傅坤球聊得开心,金成俊在旁指导,感触更深,“傅坤球脱贫了,是真脱贫,不是一时的,还带动了很多人跟着增收。”
如何帮扶更多的“傅坤球”脱贫致富?肥西县要求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都须有扶贫产业园,全县每个贫困户要享受到1—2个扶贫产业帮扶。金成俊说,“落实中央扶贫政策要求,需要立足长远,把精力放在怎么建成、建强产业,引导贫困户持久脱贫上。”
“作为县委书记,政策落实的一线指挥官,就是要吃透中央政策,让改革举措、政策红利在基层落地、扎根。”金成俊说。
【专家视角】
狠抓落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本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再好,如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能狠抓落实或者落实政策蜻蜓点水,蓝图就会落空。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勇于突破、敢于担当的胆识和魄力,又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持久行动力。狠抓落实,要善于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勇于攻坚克难,不畏首畏尾,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桑植县财政 投资评审节支增效
体验光影变换的艺术打造视觉想象的空间---安宁首届仁寿山灯光节小年夜启幕
130个老旧小区换新颜,30条道路提升亮化,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绣花精神”织就历城品质
额度没升账上钱已丢 一日三人遭遇信用卡提额诈骗
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绵阳评出16名"优秀中青年医师"
合肥市肥西县三名干部扶贫故事受《人民日报》重点关注
今年 湘欧快线延伸至株洲
市民反映占路经营问题较多 龙都南园路灯维修完毕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视频会议 刘曙光李宽端参加收听收看
义蓬一小田径场改造工程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召开七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
蓝山县纪委监委:三个“常态化”筑牢廉政防线
市食药监局保障戏剧交流月食品安全
2018年省纤维检验局面向社会招聘棉花检验员3名
贺武到蓬溪县调研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
平和县掀起“太极热” 全民共享健康生活
天津市公安局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0人
许安标:过去5年获历史性成就 现行有效法律达263部
《春天里》: 春风里劳作 夏日里收获
湛江市2018“圆梦计划”入学考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