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辖7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54个、去年已有749户2777人实现脱贫,现有贫困人口2166户6586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太白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立足太白实际,结合民政工作职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通过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网络配图
确立四项保障措施
围绕兜底保障工作,太白县先后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太白县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实施办法》《太白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救助申请和受理渠道畅通无阻,让扶贫对象求助有门,及时得到扶持与救助,同时,县民政局通过四项保障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精准识别,保障生活树信心。今年以来,太白县民政局先后将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2010人纳入了低保救助对象,将全县7909人纳入了农村低收入救助对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81万元,保障了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强了弱势群体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特困供养,鳏寡孤独托底线。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按照集中供养6000元/人/年、分散供养5000元/人/年的标准,为全县351户353人发放特困供养人员救助资金230.89万元。以创建星级敬老院为抓手,大力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县中心敬老院“亲情服务、精神养老”模式获得宝鸡市民政局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三是医疗救助,群众看病不再难。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采取“一单式”服务和医后救助无起付线的救助政策,累计为1769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9.48万元(医疗救助118.46万元1034人次,参合资助11.02万735人次),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的问题。
四是简化程序,补足短板救急难。今年太白县将1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各镇人民政府,进一步简化了救助程序,提升了办事效率,截至目前,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44人,发放救助资金106.75万元。
救助“特殊三类人”兜底保障全覆盖
太白县咀头镇强里川村三组村民王伟、王磊兄弟俩不属于民政救助对象,同时患上了尿毒症,住院费用高达19万元,自付部分13万余元,使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太白县民政局核实情况后,主动对其给予了兜底补差保障和临时救助最高标准1万元的救助政策,民政一次性救助资金16030元。同时,将他们纳入了农村低保救助对象,托住了他们的生活底线。
脱贫攻坚中,太白县仍面临着大量低保边缘救助家庭,该类家庭收入超过低保保障标准,但受刚性支出的挤压,家庭支出远远超出家庭收入的承受能力,实际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非低保家庭。由于无法享受到低保待遇,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
2016年,太白县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了涉农资金,出台了对“特殊三类人”进行补差式兜底脱贫救助政策和措施,以解决因病、因残、缺乏劳动能力等客观因素造成家庭贫困,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惠民政策。
在“特殊三类人”贫困人员认定工作中,太白县民政局主动与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各镇人民政府沟通衔接,强化认定工作。将以下三类人纳入保障范围。一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对家庭因其成员出现大、慢性病患者,每月固定的医疗费用占据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出现吃药挤占吃饭的局面,导致家庭贫困的全部纳入救助对象。二是将因残致贫的。这类家庭因其成员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人照顾的。三是将65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救助范围。这类家庭因无劳动能力,只能在家养老,给家庭经济造成压力,导致家庭贫困的。
太白县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兜底保障职能,逐步实现民政补差式兜底保障救助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全县确定的“特殊三类人”贫困家庭,2016年参照太白县扶贫标准每人每年3100元,进行兜底式补差;2017年,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每人每年3015元进行差额发放生活补助。切实解决这部分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并相应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符合就业安置条件的家庭成员,优先安排其就业,真正建立“收入型”贫困和“支出型”贫困无缝对接的社会救助机制。
2016年,太白县对建档立卡人员中年均收入不足3100元的1186个“特殊三类人”(其中:残疾对象328人、大慢性病患者150人、65岁以上老人806人)对象进行了补差式兜底救助,共发放救助兜底资金145.79万元。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特殊三类人”脱贫314人。截至8月份,太白县对今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年均收入不足3015元的872人(其中:残疾对象96人、大慢性病患者181人、65岁以上老人596人)“特殊三类”对象进行了补差式兜底救助,共发放救助兜底资金113.94万元;针对大、慢性病患者,太白县在“特殊三类人”救助的基础上还加大了临时救助倾斜力度。
普惠弱势群体力求全面兜底
太白县在社会事务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普惠型政策最大限度地覆盖弱势群体。县民政局通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面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为全县9名孤儿发放生活费7.4万元,为全县2966名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津贴168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政策,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按每月200元/人的标准发放监护人监护津贴。
2017年,太白县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全面展开。县民政局根据县情实际重点将因残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突发性困难返贫的四类家庭纳入提标扩面对象,通过“渐退帮扶”措施,对收入尚不稳定的,延长低保12个月,残疾人低保对象延长18个月。
太白县要求提标扩面工作既符合政策,又符合程序,用好用活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为此,太白县民政局组建了四个督导小组对各镇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做到标准统一、政策明白、程序规范,城乡低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阳光运行。
加强双拥优抚推进体制改革
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太白县四大班子领导都要带队走访慰问驻县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2012年以来共慰问优抚对象900余人次,送去慰问物资46万元,送去年画8000多张。
为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住房难、生活困难的问题,先后制定下发了《太白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办法》《太白县优抚对象住房优待(试行)办法》,对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随时进行临时救助,救助权限全部下放到各镇。2012年以来,累计为186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门诊补助52万元,对12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给予30万元住院医疗救助,为全县186名重点优抚对象代缴基本医疗保险7.7万元,每两年开展一次优抚对象全面健康体检;对52户重点优抚对象新建或维修住房给予30万元资助;为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6万元。
针对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太白县在全县7个镇成立了民政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主任、副主任、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全县44个村配齐了民政工作协理员(灾情信息员),目前正在积极与县人社、编办等部门沟通衔接,为县民政局争取编制;针对基层民政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健全的问题,根据工作需要,计划新成立太白县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满足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
太白县全面推进民政各项事业深化改革,重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等4个领域的深化改革,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不断健全民政事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追赶超越。(陕西日报)
六台好戏齐上演文化跨年嗨翻天
鹿城区委书记李无文督查瓯江沿线、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
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对德合作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骆惠宁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楼阳生当选省长
合川迎春篮球赛精彩纷呈 丰富职工群众业余生活
太白县:全面兜底保障 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福州“书香榕城”全民阅读活动今日启动
国庆节期间全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市住建局传达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市农委全面落实“一次办好”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贵阳出台入境旅游奖励试行办法
小店区农业开发办深入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王宝强领“金扫帚奖”直言“对不起观众”
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关于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零星基建和政府采购工程类项目审计及制定和完善基建管理、自行采购办法的公告(第二次)
云霄下河乡:刷颜值 提气质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澳门青少年来南靖开展寻根之旅
暴雨来势汹汹 东莞多路段现“河流”、“瀑布”
浏阳枨冲:温故而知“心” 上千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争当标杆
备战高考,衣食住行如何准备?名师多条温馨建议寄语学子
宁远县高考二轮复习在激励与反思中奋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