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成员在自贸区开封片区展示厅参观考察。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营商环境是事关全局、事关开封长远发展的大事,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年工作的突破点进行重点部署。5月9日,“市民考察团·2018”举行第五期活动,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普通市民等组成的市民考察团来到自贸区开封片区,实地考察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
通过当天的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和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建设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考察团成员纷纷为我市在“啃硬骨头”中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开封发展点赞。自贸区开封片区欣欣向荣的建设气象更是让他们对开封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考察团成员在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参观考察。
看发展
在这里感受开放的活力
初夏的开封,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5月9日上午,“市民考察团”的成员早早来到集合地点。说起要到自贸区开封片区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对当天的参观充满期待。
当天参观考察的第一站是恒大童世界项目。在这里,考察团一行了解到什么是“开封速度”。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封规模最大的项目于2017年1月签约,仅用了短短4个月,在各级各部门的辛勤努力和通力协作下,实现了由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的华丽转变,创造了“开封速度”。开封恒大童世界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效填补我市没有大型会议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空白,对进一步促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恒大童世界项目案场经理王海伦介绍,恒大童世界创造了重大项目“招、签、落、建”全链条招商引资的“开封速度”,也印证了自贸区投资便利化和政府职能转变所带来的红利。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带动周边旅游人数增长1500万人次,为我市乃至中部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增添新的目的地。
看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考察团一行倍感振奋。“恒大童世界创造的‘开封速度’是必然的,背后昭示出的是市委、市政府秉持大招商、招强商的发展理念和下大力气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在结束对恒大童世界项目的参观考察后,考察团成员刘传英表示。
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自贸区开封片区展示厅。自贸区开封片区展示厅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集自贸区开封片区形象展示、知识普及、招商引资、政策推介等多功能于一体,分为序厅、领导关怀厅、制度创新厅、产业发展厅、营商环境厅、成果展示厅、未来展望厅、政策发布厅和自贸区开封片区历史长廊等“八厅一长廊”。展示厅展出内容丰富,突出了规划、定位、政策、营商环境、产业布局等内涵,让考察团一行深受启发。据了解,该展示厅从破土动工到建成开放仅用了不到4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自贸速度”。
考察团一行来到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在生产车间就企业高端制造和新产品创新情况进行参观考察。一进车间大门,就听到不远处的拖拉机收割机生产线机声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作业。
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坐落于自贸区开封片区,主要从事谷物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是一家大型现代化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属于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近年,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行创新、创造,实现了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新商业模式创新。“坚持创新不动摇,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水平、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升级是产品在市场受欢迎的关键。”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工作人员向考察团成员介绍说。
参观过程中,考察团成员罗靖宇拿着相机拍个不停。他说,通过参观,看到了中联重科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同时真真切切感受到开封经济充满活力。参观考察中,考察团成员还轮流登上拖拉机,零距离感受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独特魅力。
在绿地中部创客中心,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朝气和年轻的活力,这里装修考究,造型别致的楼梯,充满生机的绿植,精心摆放的书籍……就连细节之处都充满了创意。在这里,一个以文创、电商、物联网、总部经济等产业为主的创客集群正在形成,成为广大创客成就梦想的“摇篮”。“中部创客天地能够从硬件、软件等方面为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它无时无刻支持着青年人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看到考察团一行的到来,创客中心一家企业负责人宋先生高兴地说。
自贸区开封片区。
说成绩
营商环境建设的“开封模式”受称赞
潮起“一带一路”,商聚自贸开封。2017年 4月1日,受到海内外投资者高度关注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正式挂牌运行。自贸区开封片区设立是全市改革开放史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古城开封数十年来第一次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领域重大发展战略的承载城市,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2017年5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自贸区开封片区调研时寄语:开封过去以“古”闻名,今天通过自贸区要以“新”出彩。
一年多过去了,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自贸区开封片区建设的怎么样了?5月9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自贸区开封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参观考察。
在洋溢着新宋风的该综合服务中心门前,两个长长的展板吸引了考察团成员的注意。在展板前,自贸区开封片区工作人员张珈玮告诉考察团,自贸区开封片区自挂牌以来,确立了打造中部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的定位,立足开封市及自贸区开封片区实际,在全省率先探索营商环境体系建设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走出一条营商环境建设的“开封模式”,不少领域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第一个展板上“开封自贸试验区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的大标题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分别从“探索设计特色指标体系”“科学开展评估”“勾画建设路径”方面展示了自贸区开封片区按照“对标国际构建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科学评估精准明晰优势短板、勾画路径打造国际化引领区”思路,打造营商环境“开封模式”采取的一系列引领河南的创新举措。
第二个展板展示了自贸区开封片区打造营商环境赢得国家、省高度认可情况。4月16日,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以《河南省开封自贸区试行将“先批后建”改为“先建后验”,企业承诺事项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审批》为题,介绍了自贸区开封片区营商环境建设经验;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4月23日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着力打造中部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为题,介绍自贸区开封片区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4月26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上,自贸区开封片区管委会凭借“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成果”收获“2018年度中国信息化(智慧政务)最佳实践奖”,成为“智慧政务”领域唯一获奖单位,也是河南省在本次大会唯一获奖单位。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对自贸区开封片区发展经验予以报道和点赞。
“没想到自贸区开封片区发展这么好”“真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就发展这么快”“应该给自贸区开封片区点赞”……看完展板介绍后,了解了自贸区开封片区取得的成绩,考察团成员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走进该综合服务中心,考察团一行观看了自贸区开封片区“放、管、服”改革介绍片。自贸区开封片区围绕营商环境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探索实施 “四个五”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采取“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发照”,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5年5月,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2016年10月,全面实行“五证合一”;2017年,在全国首家实现“二十二证合一”。目前,自贸区开封片区已经全面实行“三十五证合一”。通过倾力打造“指尖上的政务”“e证通”全面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时间空间融合、办事渠道融合”,可为办事人提供“24小时不打烊”贴身便捷政务服务,实现审批服务“指尖申报、在线审批、掌上互动、快递送达、办事无忧”……考察团边走边看边听介绍,自贸区开封片区一系列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举措,考察团成员频频“点赞”,他们纷纷围住自贸区开封片区工作人员和客商仔细询问相关情况。“二十二证、三十五证都是哪些证?”“以后还会减少吗?”市民考察团成员刘秉鑫走到自贸区开封片区工作人员面前询问情况。他感慨地说:“自贸区开封片区通过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提高了政府效能,值得称赞。”
在自贸区开封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窗口,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体验快速便捷的办事服务。考察团看到清一色一排“综合窗口”,外观和标识都很简洁。每个窗口都可以受理市场准入、注册登记、投资建设等审批服务事项。考察团成员、市委党校教师高玉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了一遍操作流程。她在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二十二证合一”申请材料,窗口受理后会打印一份带有二维码的回执,可随时扫描查询进度。工作人员告诉她,各部门通过网上审批平台,领取各自事项,并同步上传审批信息,一般事项全流程办理仅需3个工作日。“不比不知道,现在的速度真是让人吓一跳。”看到如此高的办事效率,高玉美连连赞叹。
“以‘减证’带动‘简政’,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提高了商事主体的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释放出巨大的政策红利。”自贸区开封片区工作人员张珈玮告诉考察团一行,开封不沿边不靠海,经济外向度低,要靠制度创新来增强自贸区“磁吸”效应。
考察团成员在自贸区开封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体验办事流程。
谈感受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通过参观考察,以“新”出彩的自贸区开封片区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发展,谈感受、说变化、提建议。
看着开封日新月异的变化,考察团成员张玉民感慨地说:“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地,现在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建设自贸区开封片区让处于内陆的开封走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让我们倍感自豪,对开封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怀。”
“对开封而言,自贸区开封片区对我市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而且是转型升级的招商引资,比过去招商引资的力度更大,招来的企业科技含量也将更高。将来自贸区开封片区里面的大型企业生活和配套都在周边,这就会给我市带来很多就业机会。比如跨境电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会借助自贸区平台发展事业。”当结束一天的考察行程时,考察团成员李善和对于开封的发展信心满怀。
“自贸区开封片区开创了诸多第一,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考察团成员罗靖宇建议,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自贸区开封片区应继续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依托自贸区地缘优势,努力打造改革开放的“高地”,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魄力,让这块“试验田”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努力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
“自贸区开放的要义就在于减少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和障碍,让市场机制在更自由的条件下配置资源。”考察团成员、市委党校教师高玉美认为,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大格局,必须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转变人们的观念很重要,当我们转过身,后方就是前方,现今河南已经成为开放的 “一线”,开封已经成为开放的“排头兵”。她说,自贸区和以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就是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伴随着风险的制度创新“高地”。自贸区理念中所谓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知识、是洞察力、是制度创新,行业的经验、专业的能力都来自于关键人才。绿地中部创客中心作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它用开放的机制吸引新人才新业务在这里涌现,并运用顶尖的金融服务如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来调配境内外两个金融市场的资金,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融资,好像打通人体的任督二脉就可以畅通血液一样,企业也必然因为融资的便利而不断壮大。这种形式对自贸区开封片区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参观过程中,考察团成员刘秉鑫对“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句话非常赞同。他告诉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封因不注意营商环境的打造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最终导致了开封经济发展的落后。随着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建设,我市由内陆城市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追赶超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在改善营商环境上要舍得时间、舍得投入,下本钱“改良土壤”,把开封打造成为企业家的创业“高地”、成长“湿地”、心灵“港湾”,为开封高质量发展增添更为充沛的动能。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康冀楠摄
2018年宁夏科技活动周拉开序幕
蚌埠市统计局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党课辅导报告会
广东自贸区首架跨境保税转租赁飞机交付
华安:官畲村加快旅游乡村建设
工商分局开展珠宝行业专项检查
“市民考察团·2018”第五期活动走进自贸区开封片区聆听城市前进的脚步
富乐实小学子参观消防队 走进最可爱的人
大东区建设31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区
“五一”假期临近 旅游市场升温
《济宁市市管企业监事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流转土地再认领 科技引领重培训 延伸链条强产业
T2航站楼128台自助值机设备“候命”
丹凤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漳浦:马坪镇将打造建筑艺术村
【暖新闻·江西2018】身残志坚 永丰残障夫妻用勤劳双手演绎精彩人生(多图)
李后强率省社科院调研组莅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嘉兴队“五抓手”深化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工作
麻章举办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业务培训班
无锡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提名展开幕
或阴或雨或多云 中秋过后山东迎来更加"凉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