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万经煌)
时尚大气的欧式候车厅、整齐划一的欧式小楼,雕花栏杆、斜面屋顶,红色、浅黄相间的墙面,走进下陆铜都社区,如同置身于一个欧洲小镇。
屋外,烈日炎炎,屋内,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几位老邻居坐在居民刘华金家里,拉着家常。“以前,我们都说这里是贫民窟,现在成了花园洋房。”80岁的刘华金,是大冶有色退休职工,这栋老房子他住了50多年,是这里最老的房客之一。
铜都社区毗邻下陆大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企而建,社区居民多为有色公司职工。因为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残破不堪,加上不少居民乱搭乱建,让这里沦为一个脏乱差小区。
说起原来小区环境,刘华金有一肚子苦水。他家住在一楼,一到下雨天,经常就水漫金山,垃圾一股恼都漂进了屋里,让人苦不堪言。
3栋3层楼房,住有72户居民。如何改变?纳入棚户区改造,拆迁资金太大,初步估算就要3000多万元的补偿资金,而且腾出的地块面积并不大,很难用作商业开发。一拆了之,也有部分居民不舍。小区住的都是大冶有色职工,一起住了几十年,分开后邻里之间舍不得。
针对小区的特点,铜都社区提出变拆为改的方案。
如何改,不是简单涂涂抹抹,粉刷一新。社区请来多家建筑设计公司,提出改建要在确保房屋安全性前提下,造价合理,保留原有风格,统一改为欧式风格。
2017年4月份,铜都社区欧式花园小区改造正式动工,历经1年多时间,一期二期工程全部完工,总投资达400余万元,全部由区里统一筹措,居民没有出一分钱,公共设施的改造占了资金大头。三栋楼房的水电、下水道管网,全部重新进行了设计改造。“老旧社区改造,不光是穿衣戴帽,改造中我们面子、里子工程一起推进,要解决居民最关心的污水管网建设问题。”社区党委书记陆合香介绍。
改造中的“拦路虎”,比预想的多。老旧小区中,居民乱搭乱建多,“占地为王”现象严重。居民王女士在楼前楼后种了两个小菜园,在自家北窗下还盖了个杂物房。“我不拆,拆了我菜地都没了。”社区干部天天上门,搬个小板凳与她做工作。十几个来回的软磨硬泡,她终于松口。
80岁的任淑英,原来在自己后院开辟了一个小花园,并搭起了一个葡萄架。按照设计方案,居民后院要统一改建为带顶棚的阳光房。为了让她拆掉葡萄架,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不能因为我一家,影响整个小区环境。”多次劝说后,任淑英主动拆掉了葡萄架。
为了让居民支持改造,社区干部拿着设计图,一家一户登门宣传,党员带头,拆除自家违建。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最终画出了社区改造的最大同心圆。施工队进场施工期间,夏日炎炎,居民们主动配合。不少居民自己煮好绿豆汤,手捧西瓜,送到施工人员手中。
改建后,露天的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的地下排水管道。坑坑洼洼的搓板路消失了,刷黑的道路宽阔平坦。漫步小区,中央花坛,鲜花怒放,绿树成荫。休闲座椅上,居民三三两两,惬意地坐在一起聊天,享受浪漫生活。
环境变美了,人心变齐了。“环境条件改善后,大家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小区活力更加十足。”陆合香说,社区举办百家宴、文艺汇演,居民们都是一呼百应,踊跃参加,亲如一家人。
居民任淑英,不再惦记着自己那株葡萄树了。前几日,她特意给远在国外的女儿拍了几张站在家门口的照片,女儿惊呼“自己小时候的家完全大变样。”她和女儿打趣道:你在国外住洋房,我在家里住洋房。
抬头望去,三栋欧式小楼红色的斜面屋顶,在湛蓝的天空下,愈发洋气。
颍东区今年计划投入3.13亿元 实施扶贫项目150个
“振兴家乡,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市市政园林局加强市管市政路灯安全管理
市道路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广陵地税优化税收环境 优商驿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变拆为改,棚户区变身花园小区
春节期间我市有两次降水天气过程
中共湛江市霞山区十届纪委三次全会召开
“五险合一”参保登记全面实施
三大变化解读厦门市落户政策放宽 10月1日起执行
东风区召开2018年全区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6名儿童因意外伤害接受手术
-8℃! 升级版雨夹雪本周驾到
“明码标价”茶位费 进店每人强制收3元
有人偷往飞云江排污水 村民们连夜蹲守养猪场外抓到现行
清镇市永乐村做大乡村旅游文章
为寻找灵感女子独自露营二龙山 半夜因害怕报警求助
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黄石出台“十条新政”激发创新基因
@宝鸡车主,国庆假期自驾路上请注意这些事!
集贤县领导春节前看望贫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