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汤某、戴某夫妻二人为了让生意变好,两人明知罂粟果实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仍在自己经营的壹品绝麻辣烫小吃店,熬制麻辣烫汤液过程中予以添加,并将熬制的麻辣烫汤液提供给客人食用。后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联合检查中在壹品绝麻辣烫小吃店查获疑似罂粟果60多个。后经镇江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鉴定,现场查获的疑似罂粟果实属于罂粟果。(《安庆晚报》3月10日)
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无外乎是为了招揽生意。虽说“罂粟壳加料”后的味道“给力”,但“舌尖上的诱惑”很容易让食客上瘾,进而对身体造成慢性伤害。所以,在食物中添加罂粟壳是明令禁止的。可是,这几年非法添加的丑闻却从未停歇过,其所暴露的不只是道德沦丧甚或奸商便能概括,更击中了整体商业伦理失范这个痼疾。
打击“罂粟壳加料”,制度设计一直在路上。说法律,《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谓“史上最严”;说机构,人员配备、检测手段也不缺;说教训,非法添加罂粟壳被判刑的前车之鉴难道还少吗?尽管如此,“罂粟壳成调料”却依旧像幽灵一样在四处飘荡,执法阙如、责任疏忽,监管如同“牛栏关猫”,是绕不过的重要原因。
对非法添加罂粟壳,在依法严惩的同时,有几重失责也值得认真追问和查办。一是明知罂粟壳的危害巨大,不法商家仍然违规交易和使用,涉嫌刑法上危害公共安全的责任;二是“罂粟壳加料”并不是偶然发生,打击不够、刑罚不力,放任了风险事故的发生;三是买卖信息在网络上“满天飞”、罂粟壳在“黑市”交易中唾手可得,疏于监管怎会不徒留后患?
由此而言,打赢餐桌上的“鸦片战争”,需要补齐公共责任的“短板”,加快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从治标的角度来说,就是始终保持严打严惩的高压态势,不仅要顺藤摸瓜打赢销售源头“阻击战”,而且要“飞行检查”打好餐饮行业“突袭战”。尤其是面对不法商家的“道高一尺”,应从技术规范、标准提升等层面“魔高一丈”,有效阻止罂粟壳出生、成长在监管的“空白地带”;从治本的角度来讲,普及毒品知识,提升拒毒能力,教育引导食客用科学的消费观念、理性的消费行为来保护自己、维护市场,应当作为一项“硬任务”持续“发力”。同时,还应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市场协会等组织的干预和管理,“倒逼”餐馆自觉遵守市场准入法则,铁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天冷了 电暖气怎么选? 这份电暖器比较试验结果收好了
树枝折断阻交通,禹会城管急清理
祥符区警方开展平安校园行活动
市教育局领导走访慰问各校教职工
利州区高效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
餐桌“扫毒”需补齐公共责任“短板”
省政协来泰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市人大代表赴会报到
我市提前完成今年棚户区改造任务
阳西县:塘口镇杨桃树村掀起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热潮
台州全面推进宣传文化系统党建工作
市体育局召开工作会议
鹤壁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健康讲座
全力做好冬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周月霞出席并讲话
基层人大代表心系民生 当好百姓“代言人”
北京榜样王晓旌:播下深爱收获幸福
央视再度关注雾锁琼州海峡
谯城区开展药品药材综合整治行动
湛江家长注意!这两种儿童明星药已被禁!为孩子快看
2017泸州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 400多款车型任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