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7个房间,室外道地建成花园,打通围墙面朝青山,春暖花开。”昨日,在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的一个传统民居里,一直在外地工作的斯谢平向记者描绘心中的民宿梦。
地处西白山的通源乡约有闲置的传统民居100幢,大多因地制宜采用夯土砖石构建成四合院。“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闲置农房打通,开发建设精品民宿、养老养生、文创工作室等乡村旅游项目,不但可富民,还能强村。”通源乡乡长钱杭栋表示,如何把“引”客变成“留”客,是乡里一直在探索的乡村经济发展课题。目前,通源乡计划通过两条途径盘活闲置农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政策和村庄规划的前提下,一是由村集体回收流转,引进社会资本成片开发;二是鼓励农户与投资者之间的农房使用权流转,并结合通源乡的高山茶园、高山湿地、地质文化和古香榧森林等旅游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为乡村经济带来新动能。
白雁坑村作为民宿经济特色村,已成为嵊州市发展乡村经济的样板村。该村共有民宿15家,全年可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香榧森林公园一隅,几株苍翠的百年古榧下,青砖黑瓦的民居被中国美院的设计师改造成与乡土完美结合的地质文化工作室。“白雁坑村有闲置农房近20幢,改造后,不仅让农民有了一笔经营性收入,对村集体、投资者来说都能多方共赢。”白雁坑村党支部书记钱秋华说。
在高山茶叶专业村西三村的白柴湾自然村,在外从事房地产的过萧峰刚从大理考察民宿回嵊州,在相中这里的老房子后,于去年着手修路、修缮和改造,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首期投入500万元,将嵊州特有的石雕、竹编和木雕工艺融入民宿设计,并在餐饮服务中配套各种代表性的嵊州小吃,从而把嵊州最精华的民间文化呈现出来,吸引长三角都市的高端文化人群。”过萧峰信心满满地说。
嘉定区开展2017年秋冬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
为外卖食品“上锁” “放心封签”投放武汉
高区新增2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粗心:客户丢现金 暖心:职工忙送还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
打通两种资源 激活闲置民居
大理三个特色小镇各获省财政补贴1.5亿元
春节期间外出收到异地罚单如何处理?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会议
青年回村创业 乡贤鼎力支持
我市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现场观摩会 史根治等出席
三明市市长余红胜一行莅临三明化机调研
杭海城际铁路际盾构开工 明年下半年全线洞通 2021年上半年试运营
5月16日—11月1日 磨子桥周边这样绕行
五象新区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城
歙县公路分局打响春运保卫战
雅电集团党员服务队:“金熊猫”志愿服务温暖老人心
好消息! 宜宾市对标建设企业再添新军
东昌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监察法热潮
首届京津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高峰论坛在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