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活用“六尺巷” 构筑“大平安”


  关键点,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点,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最终达到情理法义的统一、定纷止争事了人和的统一。
在实际运用中,“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走向定型,整个流程分为“听、辩、劝、借、让、和”六步,即: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有话开诚布公;辩,就是调解员释法明理,助当事人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或六尺巷文化墙,讲、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消解事端,握手言和。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服人,使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调解、矛盾纠纷调处的始终,既畅通了当事人的诉求表达,又让双方各“退避三舍”,维护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权益分配,又降低了司法和行政成本,使得大量诉讼案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大量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化解在萌芽阶段,达到了当事人满意、社会认同、党委政府推广的实施效果。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实施成效明显、影响广泛
两年多的工作实践表明:“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为桐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取得了良好实施成效。目前,在该市法院、司法、公安、信访、镇(街道)、村(居)等矛盾纠纷化解主战场,已形成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人人会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处处有“六尺巷调解工作室”的生动局面。
作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先试先行之地,桐城法院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并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和“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加强诉前调解。今年以来,该院案件调解率持续大幅上升,案件调撤率超过了70%。
该市司法局在全市建立了23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全覆盖;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法院工作站,与桐城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合署办公,实现了诉讼案件、调解场所及调解人员的对接。该市同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各调委会都由牵头单位选聘专职和兼职调解员,在及时化解重点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该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74件,调处成功4185件,调处成功率97.9%;防止民转刑案件23件64人,防止群体性事件33件264人。
该市综治办牵头组建了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和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市直33个部门在指定科室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各镇(街道)、村(社区)组建“六尺巷调解工作室”、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政法干警)调解室,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该市信访局设立“六尺巷信访工作室”,引入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调解矛盾纠纷,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事项。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以其显著的实施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人民网、人民法院报、中国新闻网、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来桐,宣传报道“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这一法治工作品牌。
一条巷子,一个故事,一套“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是当代桐城人对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一份贡献,但“六尺巷”与法治文化的融合尚有拓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索。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挖掘“六尺巷”背后的法治文化精髓,打造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升级版”,全面推进法治桐城、平安桐城、和谐桐城建设。
桐研

明光市第七届涧溪桃花节即将开幕
矿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再发力
国内这些城市“声呐警察”已上岗 乱滴滴最高罚500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莞市水生态建设项目一、二期PPP模式咨询服务的中标、成交公告
用创新诉说对古城的情意
桐城市活用“六尺巷” 构筑“大平安”
2018互联网+企业(实体店) 转型升级峰会在西安召开
常德“环湖利剑”环境交叉检查行动正式启动
桐乡交出省服务业强市试点精彩答卷
《灵与肉》6月17日CCTV-8晚间开播
沂水县黄山铺镇“文化扶贫”扮靓群众多彩生活
我镇党委中心组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清镇市政务中心加强政务服务质效监管助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宿迁钟吾高氏家族耕读传家贤达辈出获历史名人赠匾
市环保局机关党委检查市环境技术中心2018年春节前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工作
【城事】广州这3条地铁线站名敲定!这些站名有变化!
本世纪中叶武汉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万勇:不胜不休
“农头工尾”重振“百年佳酿”哈尔滨龙滨实业利用“直营+网商”模式寻觅复兴商机
北京市法院首次网上给15人发欠款
湛江边防支队出动警力走访渔船千余艘渔民2000多人 逐船宣传 落实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