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幻想到现实 “绿波带”见证宁波智慧交通

  曾经的东门口交通岗亭。(宁波交警提供)
  人物名片:陆明光,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宣传处民警,1984年12月入职,曾在海曙交警大队、车管所等部门工作。他还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出版各类作品200多万字。
  人物感言:20世纪70年代,宁波只有几个路口有红绿灯。几十年时间,如今的交通管理跨了好几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有幸见证这一系列变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沧海巨变,曾经近似于科学幻想的虚拟世界,已经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
  前段时间,一段飙车视频出现在朋友圈,发布者是驾驶者本人。他在高架400米行驶距离中连续变换两次车道,最高时速一度达到173.80公里。但他没得意多久,就被宁波交警锁定并受到处罚。
  “这就是科技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的变化,放在以前,还真找不到当事人。”陆明光说。1984年,整个宁波机动车还不到5000辆。等到2011年9月7日,第100万辆汽车上牌,标志着我市成为继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天津、成都、苏州、杭州之后,国内第九个“百万汽车城”。截至今年4月,宁波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52万辆,其中九座以下私家车保有量192万辆。
  1984年,陆明光成为一名交警,他在当时的中山西路西门口处“站马路”。那会儿宁波城市很小,整个市区才10个左右信号灯,而且需要民警手动控制。“最初的控制器和原来的那种锡铁饭盒差不多大小,我们站在岗亭里,看到哪个方向车多了,就进行手动调整。对于交通违法,那个时候是直接用话筒提醒的。因为那会儿车辆非常少,一天下来能看到一百辆车就很了不起了。”
  一年后,陆明光调到海曙交警中队当内勤,负责文字、后勤保障等工作。他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常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写出来,并在当时的《宁波日报》上发表。他说,当时他最喜欢看两本杂志——公安部的《道路交通管理》和江西省公安厅的《红绿灯下》。有一次,他看了一篇国外关于信号灯运用的科学设想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写了一篇文章投给报社。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信号灯通过联网以及自动化计算,能否让上班族一路绿灯地从西门口到东门口”,简单说就是“绿波带”的幻想。
  原本以为这一切这辈子实现不了,但出乎陆明光意料的是,改革开放这些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可能逐渐变成现实。他告诉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宁波交通信号灯控制逐渐自动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宁波部分路口用上了较为先进的多相位信号灯,电子警察也“上岗”了,绵延百年的路面指挥岗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进入21世纪,变化更大了。宁波从2001年开始进行信号灯控制智能化改造,引进澳大利亚的scats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作为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平台。在2010年时,又正式提出了‘智慧交通’的概念。”陆明光说,2011年宁波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首批50套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投入试用,随后不断普及。
  对于宁波的交通来说,这套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大功臣”。有了它,“绿波带”不再是科学幻想。2013年4月底,我市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驾驶员只要控制好车速,就能“一路绿灯”。截至目前,市区的“绿波带”有38条。如此大规模地应用、推广“绿波带”技术进行治堵,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绿波带’仅仅是宁波‘智慧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现在已经过渡到大数据治堵的时代了,中山路上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什么查远光灯的,查鸣笛的,查违章闯红灯的……”陆明光说,车子从千辆到百万辆,交通设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智能,交通管理工作很能反映时代变迁。他有幸见证这一系列的变化,如今,希望在退休前,能够看到科技再进一步,能有更多的“绿波带幻想”成为现实,为宁波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利好。
  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林森

市人大视察学前教育 建议公办民办并举发展
池州市第八届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舟山车主注意:违章停车,抄告单位!交警城管每天都在“寻你”!
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与同济大学测绘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三亚路长制: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从科学幻想到现实 “绿波带”见证宁波智慧交通
苏州这家轮滑中心人去楼空 已有上百位家长维权
埇桥区西关街道美庐社区“粽情”进校园
两小时内江津巴南将出现短时强降水
咸安大幕乡关爱贫困学子确保“两个不能少”
汪谦慎赴宁国市和绩溪县察看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陕西向广西赠送黄帝手植柏和汉武帝挂甲柏扩繁苗各3株
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召开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黄埔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开展燃气热水器质量整治
辰溪县2018年高考体检工作全面启动
省委换届督导组来我市督导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工作
沃尔玛部分门店禁用支付宝 专家:有损公平交易
海口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假期不“打烊”
吴有贵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市住建委建立微信意见建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