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让无职党员有岗有为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径,试点经验全市推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三水让无职党员有岗有为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径,试点经验全市推广 发布时间:2018-10-25 08:46 来源:佛山日报
  “谢谢你们!大巷面环境变好了,大家更安心!”昨日,在三水区芦苞镇四合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蔡丽萍遇到了党员谢聘强,为他最近推动实施的村面提升工程点赞。
  这一党群服务中心由闲置多年的把岗小学改造而来,现成了群众寻找帮助的一个集合点,群众对应公开张贴的“四合村党委设岗定责领岗党员联系服务卡”,即可从25名领岗党员中找到帮助自己的人。
  聚焦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针对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三水区委在芦苞镇探索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员从“隐身”到亮身份,从无职到有为,在群众之中树起一面面旗帜。至今,三水近1400名未在村“两委”或村组中担任职务的党员领岗履职聚成“一团火”,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芦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创新探索,走出一条基层党建新路径。不到两年,试点经验从三水推广到全市。目前,佛山768个村(社区)党组织已设置岗位6171个,14583名无职党员领岗履职。
  设岗定责
  党员亮身份干劲十足
  8月底以来,在三水区芦苞镇四合村大宜岗村民小组,近300米长的“大巷面”两旁,异木棉树换成了黄花风铃木,沿路新添了不锈钢护栏,村道重新铺上一层水泥,还将划上停车位。该项改造工程完工后,绿化带将焕然一新,红火蚁扰人、异木棉“起钉”等问题将统统得到解决。
  大宜岗村党员谢聘强是这项工程的关键“推动者”。有4年多党龄、在芦苞一家金属制品公司工作的谢聘强,认领了“公益事业管理岗”,身兼“两职”将近两年。今年春夏交替时,他发现村里“大巷面”给群众带来了不少烦恼,便向四合村党委提议改造提升,不到一个月工程就开工了。
  “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责任心也更强了。”谢聘强说,过去,没在村“两委”或村组中担任职务的党员们想发挥作用却“师出无名”,领岗后,他的党员意识增强了,“每个党员家门口都悬挂岗位牌,亮明身份、职责、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我们多了一份责任,遇事不能袖手旁观。”
  2016年底以来,芦苞镇开始试点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三水区委进行制度设计,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和资源对接,按“合理设岗、党员领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定期评岗”流程在全区推行实施。
  位于芦苞镇东南部的四合村,在2004年由原大宜岗村委会、白土村委会、把岗村委会和虎眠村委会撤并而成,四合村党委于2018年3月从四合村党总支部升格而成,现有党员182名。近两年来,领岗的无职党员从20人增加到25人。
  随着无职党员领岗履责的推进,四合村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找到了更大的舞台,领岗党员积极参与“民生微实事”和“党员微服务”,借助村党委的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群众中树立了口碑。
  去年初,四合村打算将闲置多年的把岗小学出租,为村集体增收。领取了“公益事业管护岗”的80多岁的老党员冼国维提出,将把岗小学无偿作为四合村“两委”办公场所。经过多番争取,他的建议在村民大会上一致通过。后来,四合村更借此两次争取到三水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支持,高标准建成惠及片区5000多名群众的四合村党群服务中心。
  “党员开展服务、接受培训、联系群众也有了阵地。”四合村党委书记冼启冲感慨地说,过去党员们没有固定的党建活动场所,经常要借用村中祠堂、村民住房过组织生活,如今四合村已构建起“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阵地全覆盖体系,村里有了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5个红色驿站,党建阵地建在党员“家门口”,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为进一步提振领岗党员队伍的精气神、鼓励创先争优,率先在全市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芦苞镇,又引入了述职机制。两个月前,全市首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述职会在四合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领岗党员齐聚一堂,交流一年多来的履责心得。“形式很新奇,大家很来劲!”领岗党员李妙娴说,述职既是工作汇报,也是头脑风暴,大家集聚众智,当场产生了很多好点子、好做法。
  人微言不轻,事小却暖心。“党员设岗定责以后,小问题不出组有人管,小矛盾不耽搁有人问,小事情不费神有人理,小困难不担心有人帮,村里无事生非、打架斗殴、打牌赌博等基本绝迹。”村民蔡丽萍感慨地说。
  岗岗有人 汇聚基层治理新动能
  四合村并非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始发地。距离四合村不到10公里,是最早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独树岗村。放在两年前,村民有疑难找党员,党员积极向村组、直联组反映村情,村组大会人人建言献策,这样的场景是村民们和党员们都难以想象的。
  独树岗村党委曾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过去村里只有召开涉及村集体分红等村民大会才会齐人。”独树岗村党委书记蔡达初回忆,村里召开党员大会,个别党员参与不积极,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难调动。
  为了激活党员积极性,有着200多名农村党员的独树岗村党委着手加强村组党建,探索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挥党员的引领带头作用,凝聚民心共建乡村。“村里有心有力渴望为民办事的党员占比较高,却苦于无平台无抓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改变了这样的现状。”蔡达初说。
  2016年,仅有1年党龄的黄绍生主动领岗,认领了“维护社会稳定岗”,村民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被一一记录在他的“民生簿”上,不但主动协调村民处理家庭纠纷,还会就道路修葺、河塘灭虫等公共事务提出意见。他为了更好地做好领岗工作、服务群众,经常参与无职党员培训班,与村中24名领岗党员交流经验。
  黄绍生的用心、贴心,村民看在眼里,在去年村级换届中,把他推选为新一届长岐二队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领岗党员为民办实事,大家愿意推选他们为村干部。”村民黄月营说,以前向村里反映了问题,推来推去得不到解决。有了领岗党员,村里的工作、村民困难很快得到解决,“为民服务的党员形象深入民心,看到了基层党员的模样。”
  去年,在独树岗村村级换届中,9名领岗党员得到村民的拥护当选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小组长,真正变“无职”为“有职”。
  “有了更大的干事平台,意味着责任更大了,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当上村民小组长后,黄绍生愈发关注村建设,常与领岗党员交流,及时了解村内情况。
  在独树岗村,像黄绍生一样的农村无职党员们纷纷亮出身份,认领岗位,贴心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独树岗村党员干部的威信日益提高,群众对村务工作和家乡发展也越来越关心。
  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民生微实事等合力的推动下,独树岗村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仅今年以来,独树岗村先后成功举办了洪圣诞庙会、承办2018旅游文化周分会场活动。5月,独树岗村党群服务中心投用,拉近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填补了独树岗村缺少开展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群众文体活动场室的空白。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调动了农村党员积极性,挖掘了一批想干事、干实事的党员,壮大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去年,在芦苞镇村级换届中,2名领岗党员当选村“两委”干部,15名当选支部书记,3名当选村民小组长。芦苞镇委副书记邓启涛说,通过严格对岗位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表彰优秀无职党员,列入村级储备干部进行培养,打通由“无职”到“有职”的渠道。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芦苞镇的设岗定责岗位类别、领岗党员人数不断增加。邓启涛介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驻村直联制度相结合,通过驻村(社区)直接联系群众机制,了解村民的需求,设置有利于推进村居治理的岗位。
  目前,芦苞在村(社区)设置了民意收集反馈岗、环保治理监督岗、流动党员联络岗等11类岗位,领岗党员从144名增至201名,实现了“岗岗有人”。
  全市推广万余党员树起万余旗帜
  党员领岗尽责,有作为有威信。以独树岗村、芦苞镇为起点,近两年来,三水各镇街村组涌现了越来越多像谢聘强、黄绍生这样尽责有为的领岗党员。
  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党员黄绍华认领了“流动党员联络岗”,趁外出党员在春节、清明、重阳等回乡时机,邀请他们到“红色驿站”座谈学习、上党课,确保他们“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乐平镇源潭村党委洲头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禤子明认领“文明新风岗”和“关爱帮扶岗“,依托“红色驿站”关爱儿童,坚持义务为村民修理家电、开车接送患病老人。
  办好农村的事情,农村党员就是一股关键力量。据统计,三水全区现有党组织1638个,村民小组党支部713个,农村党员10344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36.2%。过去,要发挥基层组织在农村的引领作用,往往只聚焦在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支委干部等“少数群体”,最直接联系群众的农村大多数党员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的抓手。
  针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现状,三水区委将工作重心下移,着力做强村组党建,特别是村民小组一级的党建,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新格局。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村组是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基石,做强村组党建是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确保基层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全区48个行政村相当于人的主动脉,840个村民小组就是联络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只有打通毛细血管,党的阳光和养分才能直通三水全区26万多村民。
  2017年7月,三水按照构建“一核双擎 党建先行”基层党建新格局部署,按照科学设岗让无职党员有平台、自愿领岗让无职党员有任务、公示明岗让无职党员有承诺、培训上岗让无职党员有能力、定期评岗让无职党员有动力“五步走”,在全区农村领域全面推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三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三水还用“四项保障”确保领岗党员“有岗有为”,通过建设“红色驿站”使领岗党员服务有了阵地,精准培训使领岗党员履岗有能力,开展“双微工程”使领岗党员服务资源有保障,组建“3个100”后备人才库使领岗党员后继有人。
  至今,无职党员已成为三水推动基层善治一股重要力量,全区已有1392名无职党员认领岗位1400多个,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纠纷、服务群众。
  “大部分基层党员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以身体力行的‘涓涓细流’汇聚起了基层善治的强大力量。”三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赵留记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能够带动农村各类组织、乡贤等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形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三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探索成效初显,有效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创新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为打造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有效探索。
  首创于三水芦苞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已在全市全面推广。6月23日,全市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现场部署推进会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三水区和芦苞镇的经验做法,明确要求全市各镇街全面推开设岗定责工作。
  截至9月底,全市768个村(社区)党组织共设置岗位6171个,14583名无职党员领岗履职,占全市无职党员的11.7%,共收集问题5191个,办成各类好事3718件,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梦、卢钰仪 通讯员淼诚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创石排发展新时代》系列访谈——城管分局: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全线“短轨通”
除夕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 品文化“年夜饭”
雨花区:变废为宝 环保萌娃体验古法造纸
扶贫路上的新话剧
三水让无职党员有岗有为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径,试点经验全市推广
行道树咋成了晾衣杆? 辖区管理部门:将对接处理
城乡规划局认真做好自查工作迎接省政府集中督查
第八届“星沙商圈”购物消费节说明暨企业对接会召开
我市推进软件正版化
[牵妈妈的手]让我再牵着妈妈的手 我所学为你所用
我市对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回头看”开展督查
日本新潟国际粮食奖财团代表团到哈市友好访问
昆明世博园新春灯会引游人
小小银行家 成就大梦想——邮储银行潮州市分行组织“小小银行家”活动
家里闲置物品你会如何处理?网上租赁流行
市民政局倾情献爱 为孤残儿童搭建“温暖家园”
我市出台《漳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 全市范围内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州区人民政府·绿地控股集团项目洽谈会召开
天津新闻 (201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