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余七夕文化“进化论”区域小市扛起七夕文化大旗

“她”是江西最早的“网红”之一,1600多年前初次亮相便惊艳世人,在那个口口相传的年代,“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经久不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今天的“她”,气质出尘、风韵更胜,被央视多次看中,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代言”。
“她”是新余!七仙女传说之乡,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发源地。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但愿人长久——〈中国诗词大会〉走进新余》和七夕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爱在七夕情满中国》两个重量级的节目在新余录制,并于8月17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当天分别在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和三套(综艺频道)播出。
为什么是新余?凭什么是新余?新余这个身处赣西,仅有116万人口的区域小市是如何扛起七仙女文化和七夕文化大旗?
新余的“仙缘”:牛郎织女的故事源头
《牛郎织女》《白蛇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被誉为中国四大经典爱情传说,其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的源头就在新余。
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搜神记》中记载“毛衣女下凡”的爱情传说,发祥地“豫章新喻县”,即今天的新余。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最完整的七仙女下凡故事,也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故事的蓝本。作为史书中最早记载“七仙女传说”的溯源地,新余也是“中国七夕节”的发祥地。2015年8月,新余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
七仙女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在汉唐以来形成的汉文化圈影响下,七仙女下凡的故事还走出国门,流传到韩国、日本、琉球等地区,成为世界上最为知名的中国神话故事之一。
新余的“仙迹”:人仙相恋的发展轨迹
新余仙女湖既是七仙女下凡故事的发源地,也是人们心中的爱情圣地。除了仙女湖,新余山水中处处可见“仙迹”,至今,人们仍能从这些“仙迹”中,找到新余男子和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展轨迹。
传说,新余仙女湖的会仙台是新余男子与下凡的毛衣仙女偶会的地方,牛郎织女结合后在人间生活时所住仙洞,处于新余分宜县洞村乡洞都的牛郎织女洞,现在洞内仍存有“蛇精告密”“王母震怒”“鹊桥相会”等“传奇色彩”的溶洞景观。在洞村乡神牛洞的洞口,有一横卧巨石神似水牛,相传洞口横卧巨石神牛乃系牛郎之坐骑。神牛为促成牛郎和织女的美好姻缘,遭到天庭律法处罚将其身点化成石牛。而新余渝水区良山镇的鹊桥村,同样也流传着与牛郎织女有关的传说。此外,新余留有汉源村、龙母庙、神山、赶仙桥,梦仙桥、遇仙桥、凤凰池、凤凰门、凤落滩等“仙迹”,这些“仙迹”默默而又生动地讲述着七仙女下凡的传说。
新余的“仙源”:仙女传说的文化基因
为什么七仙女故事最早发生在新余?不得不提新余的“仙源”。20万年前,新余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新余从旧石器时代文化至战国时期文化一直延续,从未间断,文化内涵丰富,非常少见。
据考证,古代新余地区鸟图腾崇拜之风兴盛。在距今6000年前,水北拾年山遗址中出土了鸟形器具,良山、珠珊等地发现了秦汉三国西晋时期鸟纹花纹墓砖、鸟形图案铜镜等文物。
东晋时期,新余仙道文化盛行,仰天岗上神道仙侣、高僧大德云集于此。神道人物、佛道文化,孕育了很多仙人仙事神话传说。鸟图腾崇拜和仙道文化盛行,为七仙女下凡和鹊桥相会的浪漫爱情故事注入了文化基因。
新余的“仙衣”:产业发展的新活动能
七仙女传说中,以“衣”为线索,天人可以合一,可以相爱,仙女的羽衣是两人爱情信物,也是他们爱的见证。在中国,男耕女织的古典爱情是人们最向往的爱情之一,也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今,人们提到七夕,最先想到的是中国情人节。实际上,七夕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自古以来,新余人穿针乞巧的技艺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基础。新余的分宜被称为中国夏布之乡,“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2600多年来,分宜的“织女”们延续着夏布传统纺织工艺。在新余,还孕育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夏布绣技艺历经千年传承,心灵手巧的绣娘们选用分宜特产的夏布,融合夏布特殊的肌理及水墨国画的韵味,形成了夏布绣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新余“织女们”的“穿针乞巧”并不止于文化传承,其独有的仙女文化、七夕文化“古为今用”,注入到新余麻纺产业中,成为撬动新余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如今,新余已初步形成苎麻种植、脱胶、纺线、纺纱、织布、家纺品、服装加工等比较完整的麻纺产业链,新余也因此荣膺“中国夏布之乡”“江西省苎麻纺织产业基地”“中国纺织名城”等称号,并从2014年起,连续几年举办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2017年,在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上,新余被授予“中国夏布技艺之乡”和“中国夏布绣传承与发展基地”。
新余的“仙俗”:七夕文化的活态传承
中国四大经典爱情传说中,牛郎织女无疑是最火的一个ip,除了浪漫凄美的故事之外,还带来了一个越来越火爆的传统节日——七夕。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同治年间的《新喻县志》曾记载“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开取金盆看五生。”的诗文,当时的新余,每到七夕晚上,未婚少女有着祭祀牛郎织女,乞求纺织女红技巧的习俗。康熙十二年《新喻县志·卷二·疆域》也有“弯弯新月伴双星”的记载,说明古代新余人对牛郎织女星已十分熟悉,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深深地融入到新余人的生活之中。
如今,新余人延续古老的七夕习俗之外,在原有的七夕文化基因中,串珠成链,进行了创新式的活态传承,让七夕文化焕发出新鲜而持久的文化活力。无论是仙女湖形象小姐选拔,还是新余旅游形象大使命名;无论是专题片《仙女湖的传说》走遍神州,还是首部景区命名拜年剧《仙女湖》央视热播;无论是举办999对新人水上集体婚礼,还是七仙女文化高峰论坛,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地,还是连续两届成为中国七夕晚会的录制城市……新余巧用仙女文化、七夕文化大ip,不断“进化”升级,成为人们心中新余爱情圣地和“七夕文化发源地”的不二选择,七夕文化已经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渗透在新余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全国甚至海外。
新余的“仙境”:全域旅游魅力初显
仙女下凡在此地,飘渺仙境入梦来。仙女湖烟波浩渺,仰天岗层峦叠翠,中国洞都千姿百态,蒙山风光云雾缭绕……颜值高、气质优的新余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也是赣西绿色精粹游的核心区域。
随着“新宜吉”六县“建群”报团发展,六县行政区合作共同成立新宜吉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旅游联盟,271万赣西人将共享旅游资源。2018年6月1日,仙女湖景区率先推出免门票政策迎八方游客。如今,新余正全力推动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让世界了解仙女湖的美,让仙女湖的美走向世界。
随着仙女湖5a景区的创建和新余全域旅游创建的推进,新余赋山水于爱情,正在筹划爱巢小镇、宽心小镇、七夕小镇为主题的项目建设与业态设置。不久的将来,山水美市的新余将成为一个不仅有仙风仙韵的浪漫氛围,还有至真至性的爱情真谛、更有体验无与伦比的新奇刺激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弘扬七夕文化,新余人都很拼
2005年12月,仙女湖成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自此之后,新余立足于“中国七夕节发源地”“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文化底蕴,依托新余独有的仙女文化与爱情文化基因,在新时代重放异彩。新余,三年间相继被授予“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中国夏布技艺之乡”和“中国夏布绣传承与发展基地”;两届七仙女文化高峰论坛、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的主办方;首个中央电视台“中国七夕节·天下有情人”晚会举办地;连续两届成为中国七夕晚会的录制城市。
新余仙女文化、七夕文化博大精深,在于她不断阐述,在阐述中不断增值,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从仙女下凡地到七仙女传说之乡到仙女文化申遗,新余巧用七仙女下凡大ip,弘扬七夕文化的鼓点不曾停歇。
仙地有缘,仙境有福,如今,新余人正不断挖掘,唤醒这座城市储蓄已久的文化活力,扛起弘扬优秀传统七夕文化的大旗。

市场监管局召开节后收心会
天心区环卫局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
“三个全覆盖”为计生特殊家庭“保驾护航”
柳州市柳东新区行政审批局关于柳州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汽车内饰件扩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广水市设立红十字医院
“解码”新余七夕文化“进化论”区域小市扛起七夕文化大旗
明光市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方无端指责:中方光明磊落 问心无愧
苏州将构建生物医药产业“1+N”发展模式
刘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绵阳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
吉安:妇女儿童事业成果显著 5年来助1.6万妇女实现创业
华安:全力做好“两节”期间综治维稳工作
太行欢乐谷与中原盈旅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市水务局召开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80091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湛江好人”李海——以助人为乐为做人准则
市疾控中心获评全国先进
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茶产业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四牌楼街道青春期课堂开课了
歙县示范幼儿园开展“诵经典 话端午”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