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好人”李海——以助人为乐为做人准则

    
    “湛江好人”李海
    1965年1月某天,寒风凛冽,坡头区乾塘镇大仁堂村的年味越来越浓。
    “有人掉进池塘了,救命啊!救命啊!……”话音未落,一位过路老伯跳下自行车、顾不上脱衣服,扑通一声便跳进水中,双手高举溺水的小男孩,一步步将他抱到岸上。小孩的身体慢慢有了温度,父母赶来给孩子换上衣服,还没来得及道谢,这位老伯默默从围观者中退出,转身湿漉漉地消失在寒风中。
    然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救人的老伯,而是这名被救的小男孩。50多年过去,李海——这名当年被救的小男孩多方寻找恩人未果,但老伯的善举被他牢牢记在心中,他从此以“助人为乐”作为人生准则。近日,李海获评第七届“湛江好人”乐于助人好人。“没有老伯相救,我早就没命了!虽然无从报答,但我可以行善积德、回馈社会……”提起童年往事,李海总是眼眶湿润。
    初心:伸援手解他人危难
    8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坡头区税务局官渡税务分局见到李海,他今年57岁了,说话不紧不慢,有股书生气,喜欢摄影。
    李海告诉记者,自从小时候受过他人的救命之恩,他总看不得别人落难。1988年7月,李海经过青年运河时听到一群人围着堤坝在呼救,他立即跳下河里救人,但惋惜的是救上来的小男孩已失去了生命体征。李海充满了愧疚和自责:“如果来早那么一点点,该多好啊!”
    1995年3月,李海从霞山平乐渡口坐轮渡回南油,船上人潮涌涌,突然一位女士不知道是晕船或发病,缓缓晕倒在地。李海顾不上回单位交接,和船员一路背护着那位女士从码头赶到医院。由于及时送救,该女士脱离生命危险,而垫上800多元检查费用的李海则默默离开了。
    “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伸出援手帮助一下,这是很自然的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让社会感到温暖。”正是这种感恩社会、行善积德的心态,激励着李海乐于坚持做好事,也让他感到精神满足和愉悦。
    工作:为纳税人做好事实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年仅19岁的李海参加税务工作。在那个年代,由于人们的纳税意识不强,抗税或拖税不交的现象时有发生。李海负责市场税收征管工作,面对这些情形,他有过无奈,有过委屈。
    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李海偷偷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帮一些小商户垫上,他总是笑着说:“如果不按期交税是违反法律的,如果你们实在有困难,我先替你们出。”一番暖心的话,说得那些拖欠税款的商户惭愧不已,没过多久,大家纷纷掏出钱来,交到李海手里。从此,李善更加懂得,与人为善,就能打开心灵的一扇窗,“做人如此,干税收工作也是如此。”李海笑道。
    1991年夏天,李海来到唐家镇的一家小作坊开展税源调查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几十位蔗农把制糖工场负责人团团围住,扬言如果不兑现甘蔗款,就砸掉厂房、卖掉机器……原来,由于产品积压,该工场拖欠农民蔗款,激发了矛盾。李海走进人群,耐心地劝说大家安心回家,表示一定帮大家讨回“血汗钱”。李海知道,干税收工作,要利国更要利民。这些小作坊一日不走出困境,农民的收入就一日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农村稳定。整整一个月,李海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各个村镇的制糖工场,收集各种生产数据,又邀请专家进行分析和改进工艺,还多方联系农业供销社打开销路。
    正当李海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天傍晚,他满身疲惫地回到家时,等待他的却是令人痛彻肺腑的噩耗——他年仅6岁的儿子在操场等他归家时,不幸因意外瞬间就失去了年幼的生命……小两口三天三夜滴水不进无法入睡,即便悲痛难以承受,但李海明白他必须先站起来,才能给妻子坚强的臂膀依靠。“生命如此脆弱,我们更需要传递温暖,让世界变得美好。”擦干眼泪,李海又回到工作岗位。
    经过一番努力,供销社答应签订销售合同,进行统购统销,让6间小作坊积压的产品全部销售出去,并收回货款。分发蔗款那天,蔗农们无不感动地说:“大兄弟,你是真正的大好人!”听到老百姓的心里话,李海心中收获了一丝丝慰藉。
    从税务所专管员、会计到官渡分局综合股股长,他的足迹踏遍雷州、坡头的乡镇村落。30多年来,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同时,他总是想方设法为纳税人做好事、办实事。李海的同事评价他说:“李海力行善举、助人为乐的脚步从未停歇,身边的人都深受鼓励,以他为榜样。”
    温暖:把贫困户冷暖放心上
    2016年初,国家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后,他主动请缨,申请到官渡镇岭尾村驻点,爱人急了,冲他发牢骚:“你究竟图啥?”
    李海觉得,下乡入户走访座谈,走访贫困户,帮助积极争取项目,都是分内之事,他更牵挂的是贫困户的冷暖。贫困户周岳兰,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住在破旧、随时会倒塌的危房里;贫困户陈娇,家中破败不堪已成危房,只能寄居亲戚家。按正常工作流程,李海只要核实情况后,登记上报扶贫办就行。“我看见了,就不能袖手旁观。”李海对记者说。他将情况汇报给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捐款,为周岳兰和陈娇筹得危房改造善款合计32000元。如今,在李海的热心帮助下,周岳兰和陈娇已建起新居。
    在长期的驻村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难题成了李海心头牵挂的事。2017年6月初,李海只要一有时间,就回到市区筹划为贫困户看病的事情。他动用“私人关系”、发动“朋友圈”,想法设法组织和志愿者一起为贫困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李海的不懈努力,广东医附院专家教授下乡义诊,为行动不便的岭尾村乡亲们看病。
    今年春节前,几名贫困户扛着一箩筐还沾着湿润泥土的新鲜花生偷偷放到李海家门口,看到这一幕的李海妻子,也开始释然和理解。
    心声:传播“文明友善”不停步
    近年,李海渐渐意识到一己之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才能让“行善”这把火烧旺,经他倡议,坡头税务局“蓝色梦想”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此后他的爱心之路更加宽广了。
    在李海的带领下,“蓝色梦想”助教助学志愿活动始终行在路上,致力传播关爱感恩之心,到扶贫点开展调研,了解孤儿家庭的子女就学问题,通过驻村扶贫干部给予关心帮助,持续帮扶长达5年的坡头孤儿陈娣(化名)完成学业;联合税收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助教活动,在坡头一中举办爱心义卖活动,把义卖募款捐给困难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组织志愿者到福利院陪伴儿童,教孩子们绘画、唱歌、跳舞,让孩子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关爱;由服务队青年组成的“南调路399号”乐队赴驻岛部队、走到村间百姓慰问演出……这里面,都有李海劳碌的身影。
    无论是在志愿者面前,还是在受助人面前,他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如春、积极向上。只有在提到家庭时,才会显露出深深的愧疚。“我的老母亲已经96岁高龄,行动不便卧床多年,现在住在霞山港区医院康复病房,总是我爱人任劳任怨去照顾。”李海低声说道。
    李海的文件柜里,一叠“优秀党员”“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奖状被他摞在一起,没有摆出来。“受党和国家培养多年,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本分。”李海说,“不论大善小善,能以己之力帮助他人,就会收获快乐、温暖自己,我希望用行动传播文明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奔跑吧,足球小将!襄阳少年迎战省运会
吉安:妇女儿童事业成果显著 5年来助1.6万妇女实现创业
华安:全力做好“两节”期间综治维稳工作
太行欢乐谷与中原盈旅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市水务局召开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80091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湛江好人”李海——以助人为乐为做人准则
市疾控中心获评全国先进
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茶产业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四牌楼街道青春期课堂开课了
潍坊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
凤岗:绿化带惨变“垃圾池” 市民忍无可忍终于……
重磅!瓯海今年这18条道路年内完工通车
关于陆丰市南塘镇竹坑村委会一处塑料制品工厂长期非法经营污染环境没有取缔的检举
又萌又有爱!这群一年级的孩子宣传垃圾分类
紧盯起步区基本建成年度目标 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加快建设
海珠区成立来穗人员党员志愿服务队
科技创新引领 宜宾首个速溶茶生产项目建设启动
佛山首个京东云仓落户万方智慧园区
丹棱县:主题活动惠民生 贴近群众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