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7个环岛减交通压力,梅城交通拥堵还该怎么治?


锭子桥环岛改造项目将原来环岛改为平面交叉道路,主车道通车信号灯启用,极大提升通行效率。(吴腾江摄)
  本期主持:钟梅滨
  罗诚浩 吴丽伶 李锦让对本文亦有贡献
  日前,梅城锭子桥信号灯开始试运行,在信号灯的指引下,车辆有序通过,往常拥堵的现象有所缓解。锭子桥环岛变成了锭子桥信号灯,是梅城近年来环岛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在近几年拆除了城区里大大小小7个环岛,除了华南大道与梅塘东路原三角地环岛设立跨线立交,其他均改为信号灯通行方式,通过“平面立交”的模式,简化交通流,提高通行效率。不过,环岛改信号灯的方式并不是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的最终办法,梅城治理交通拥堵仍然任重道远。
  机动车激增放大环岛局限
  记者在梅县区锭子桥看到,整修一新的路面宽阔整洁,信号灯控制着四方来车有序通过路口。据了解,目前该路口主干道已经全面完工并通车,剩余部分右转弯车道、辅道和路面绿化工程也将在本月底全部完成。“以前一到这就堵,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或者下雨天车更是动弹不得,如今环岛拆了,不用绕着走,秩序自然好了很多!”提到锭子桥路口的变化,家住梅城的市民侯淼元颇为感慨。
  与锭子桥信号灯路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改造的梅城华南大道原三角地环岛,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环岛改造已经开始,但是车辆仍按照原来环岛的通行方式行驶,各种车辆混在一起无序抢道,摩托车、电单车在汽车车流中左躲右闪,险象环生。在路旁开店的王敏告诉记者,尽管交警在现场指挥,但通行速度仍非常缓慢,在下雨天或是遇上车辆剐蹭时,更是能堵到水泄不通。“目前每天都至少需要10人次以上的交警来保证三角环岛的通行,即便这样,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也经常会出现轻微的交通事故。”在场指挥交通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三角中队中队长罗雄辉说,该路口由于没有信号灯控制,车辆无序抢道现象较多,容易造成拥堵和车辆刮擦、碰撞事故。
  梅城的环岛(圆盘)曾经是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的印记,环岛的建设,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还对城市绿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梅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各大十字路口建设环岛,在当时机动车不多的情况下,环岛充分发挥了疏导交通的功能。”梅县区城市综合管理局市政工程股副股长温高雄表示,环岛适合四个方向路面较宽、车道较多且车流量不是特别大的路口,其优点是通过速度快、不影响多方向交通流量。
但随着梅州的不断发展,梅城随处可见的“圆盘”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约70万辆,机动车驾驶员更是突破109万人,其中今年上半年机动车注册量就达到55881辆。
  环岛改信号灯仍面临通行压力
  在环岛日渐不能满足车辆出行需求时,梅州城区多个路口的环岛被拆除并改成信号灯。“根据相关技术分析,在道路宽度相同、不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信号灯路口每小时通行的车次为环岛的两倍。”梅县区城市综合管理局副局长林喜明表示,在信号灯路口,双向或单向车流受到控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记者在市交通局路口、梅州大桥红绿灯路段、锭子桥路口看到,上述路口在拆除环岛后,车辆通行靠信号灯延时管控,虽然通行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对各方向流量进行时间灯控,往往可以实现秩序井然的通行状况。不过,在下雨天或者上下班高峰期时,这些路段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大货车要10秒才能通过路口,许多摩托车驾驶员在等红灯时还‘加塞’,我们起步的时候生怕碰到他们,也会减慢车速。”网约车司机张文表示,在出行高峰时段的梅州大桥红绿灯路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车辆通行非常缓慢,在节假日时,车流更是能从十字路口排到梅州桥江北端。
  “路口有两个左转车道,但我经过的时候经常一辆车都没有,全部是直行的车。”市民黄晓君说,自己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锭子桥路口,虽然改造后路口的通行秩序有了很大改观,但“绿灯空放”的现象让她认为该路口信号灯的设计还需再趋于合理。
  此外,也有部分市民向记者反映,梅城有些红灯亮时可右转的路口因标识不清,经常导致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将车停在右转专用道,从而导致拥堵。
  城区信号灯或需一个“大脑”
  “我市首个立体交通设施--华南大道与梅塘东路的交叉口立交桥尚在建设中,该立交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相关路段的通行压力,但短时间内梅州要实现大面积立体交通并不现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叶聪表示,环岛、信号灯灯控各有优缺点,但随着车流量的剧增,解决十字交叉路口交通流最好的方法是立体交通。在短时间无法实行立体交通的情况下,往往是环岛和信号灯灯控路口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并存,并随着车流量的增加逐步过渡到信号灯灯控取代环岛。
  业内人士建议,在信号灯逐渐取代环岛,又缺少立体交通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智慧交通管控系统”来实现对信号灯的智能调控,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何谓“智慧交通管控系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装备大队副大队长陈彬告诉记者,目前梅城信号灯的配时是通过人工实现的,并且每一个信号灯都要单独调整。但交通路况实时变化,通过人工调整不仅费时且效率低下。据陈彬介绍,“智慧交通管控系统”能实现单点连接成线、成片、从而成面。
  “通过在路口设置的自动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机动车通行流量数据,将数据传到后台,由系统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优化、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多个路口的红绿灯也将联动控制,使信号灯转换更加符合路口车辆通行的颜色,做到通行能力最大化、交通延误最小化。”陈彬表示,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许多城市运用,以深圳福田区某路口为例,经统计,试点路口流量在早高峰期间提高了9.5%,晚高峰期间提高了4.3%,平峰期间提高了6.1%。
  各方说法
  梅城林先生:“梅城拥堵的原因还是路太小,打个简单的比喻,红绿灯是水龙头,定时放水。道路是水管,在水龙头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水管越大,放行的流量肯定越大。”
  梅城巫先生:目前梅城的交通比较乱,如果能参考香港澳门的单行道可能会通畅很多,特别是沿江路段。
  梅城肖先生:梅城一些环岛改了红绿灯能够缓解拥堵,如果机动车司机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政府在学校路口或者人流量大的路段加建人行天桥,城区交通状况会好些。
  交警:梅州城区的信号灯、倒计时器、右转弯标识等设施还需完善。通过统一设置,进一步规范,避免出现“一城两标准”的情况,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
  记者手记
  顺畅交通需各方共同努力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梅州城区道路的承载能力有限,环岛的弊端越发凸显。为缓解交通压力,近年来梅城先后拆除了7个环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为梅城道路疏通作出重要贡献的“圆盘”将退出梅城交通系统的历史舞台。
  但目前,取代环岛的信号灯仍未达到“治堵”的目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造成拥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既有老城区道路过窄这样的“先天”因素,也有信号灯指示标识不清、灯控系统不够先进、部分驾驶员素质不高等“后天”因素,这些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能解决。在立体交通还不能大面积普及、环岛被慢慢淘汰的情况下,信号灯成了目前梳理交通流主要的方法。因此,提高信号灯的通行效率,除了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梅城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付出。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网,需要相关部门在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详细调研,并听取各方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同时借鉴其他城市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做到科学规划、设置道路,满足梅城市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市民也应该把自己当做城市交通建设的一分子,出行时可以多考虑公共交通,并进一步提升驾驶道德,驾驶机动车时也应遵守交通法规,尽量不为梅城“添堵”。

干河陈乡扎实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
我市部分景区安装智慧“大脑”
90高龄老人手抄数百本养生秘笈赠亲友 每天只吃三片肉
9月15日全市范围试鸣防空警报
太湖县上下同心协力抗击雨雪冰冻
拆除7个环岛减交通压力,梅城交通拥堵还该怎么治?
武汉正成为智能制造第三极
治理非机动车交通违章,辉县交警借鉴外地办法—— 违章者需朋友圈20个赞才能放行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口红“零时差”上市,抹靓百姓美好生活
东城二小将“小古文”作为必修课
生态修复,还八公山一片“绿水青山”
我市重视农副产品食品安全检测
青白江从何而来?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即将在蓉首演揭秘历史故事
荒滩一年变绿廊 生态先行引千亿级投资青睐
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 龙子湖实验学校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
常州溧阳在全省率先实施审查逮捕阶段法律援助全覆盖
听取丝路驿站旅游景区规划编制汇报
乐山市财政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春节假期 看西安的“雅与潮”
天津科大实施“学分制收费” 在新入学本科生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