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作品《狮舞吉祥》将非遗融入小品创作,获多方点赞 视频截图
10月10日,“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为期八天的比赛完满收官。八天的比赛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新人新作。其中来自东莞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的作品《狮舞吉祥》,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品创作中,通过舞狮艺术与小品表演结合的方式,向观众传递出“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受观众喜欢和评委点赞。
大赛点评专家、著名表演艺术家方芳认为这是一个人给她惊喜的温馨小品,并且提高了小品的表演难度,“以后演小品不能上台演演就算了,还要有本事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品
决赛现场,方芳、魏文亮、黄定山等三位点评专家好评不断。其中,东莞作品《狮舞吉祥》不仅把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表演融入小品,也将“非遗进校园”的内容融进故事里,向观众传递出“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赛点评专家、著名表演艺术家方芳认为“这个小品很温馨”,并感叹其能把非遗文化融入其中,最让她感到惊喜。“这个小品给我一份惊喜,一般人认为小品一开始就是抖包袱,让大家哈哈大笑。但这个小品给我另外感受,非常温馨。” 方芳说,“最惊喜的是把民族文化融入里面,提高了小品的表演难度。这点给我上了一课,以后演小品啊,不是上去演演就算了,还要有本事呀。”
此外,参演舞狮的小朋友更为作品增色不少。作品开篇,一群小演员为观众们献上了一段铿锵有力的中华武术表演,振奋人心。作为当天比赛的第一个作品,一下子让现场气氛点燃,醒狮表演和欢快的音乐,也让国庆期间的比赛增添了喜庆色彩。据《狮舞吉祥》的主演、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的刘艳介绍,舞狮的小演员是临比赛时才来北京与他们会合的,因此时间非常紧张,磨合训练非常艰苦,但小演员都非常乐观勤奋,让她印象深刻。
东莞唯一入选大赛决赛的作品
据了解,《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比赛,参赛选手中既有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爱笑家族等较为成熟的喜剧团队,也有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青年,还有长期扎根基层的群众文艺爱好者。参赛年龄中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只有几岁,大跨度的年龄层。
东莞小品《狮舞吉祥》的创编、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负责人秦川告诉记者,本次大赛竞争非常激烈,自5月启动后,就吸引了全国相声、小品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报名。最终有48个作品(相声、小品各24个)进入决赛,其中还有多位喜剧表演艺术前辈的徒弟现身同台竞技,其中著名相声演员大兵还和徒弟李丹、洪昊翔同台表演群口相声《迟到》。
“据我了解,本次大赛广东省只有三个作品进入决赛,《狮舞吉祥》更是少有的来自基础文广中心的群文作品,也是东莞唯一入选的作品,说明了东莞小戏小品创作的实力。”秦川说,《狮舞吉祥》是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与广州黄埔区文化馆共同推送的作品,作品由他编创,并在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彩排,最终由该基地的刘艳、广州黄埔的符兴忠,中山的田金刚主演。
“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每年都有作品上央视,业内国家级大奖拿了个遍,十多年来已经推送了30多个东莞作者上央视表演或比赛,原创作品表演的演员早已突破了东莞,面向全国了。”秦川说,能参加这个以中国命名的大赛决赛,再次说明东莞没有在全国性的舞台缺席。(记者 沈汉炎)
江苏如皋、泰兴全力推进“回头看”曝光问题整改
推进"阳光城阳"建设 城阳全力打造胶州湾北岸中心区
丰南区领导督导检查节前安保工作
上饶县就业服务进乡村
武义打造首批12家特色影视基地
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收官 东莞作品《狮舞吉祥》获多方点赞
大庆宏福蹚出中国现代农业新路子
佛山235名“新扎师兄师姐”宣誓入警
长兴岛经济区开展基层党建拉练观摩交流活动
省农信联社朔州办事处宣传工作好于历史同期
淮安大米品牌价值已达38.59亿元
北仑区党政代表团来云考察
多肉植物文化节让宿迁市民享用“多肉大餐”
开放的成都 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晋源区上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小商小贩动态
市财政保障“创城”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打造高质量发展城市环境
合肥法院来济求助抓老赖 卫星定位扣了他的挖掘机
【征稿】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带上相机出发吧!
东湖四区已列入整治改造项目计划预计5月施工
姜建军接受南都采访畅谈“高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