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检察院高度重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工作,走出了一条“常态化、规范化、立体化、长效化”的“四化道路”。司法救助工作呈现总体初具规模、逐年加速发展、成效日益显著的良好态势。通过开展司法救助,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不仅为困难的刑事被害人解忧,也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辖区和谐稳定。
一、夯实工作基础,实现救助常态化
一是更新办案理念。控申部门利用“雨检论坛”、“科长讲堂”等载体,多次面向全体检察人员开展司法救助法规政策的培训,以树立“尊重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输送司法温暖”救助理念,摒弃“附带工作”、“被动应付”、“临时任务”、“单纯救助”意识,从而提升了各业务科室办案人员做好司法救助工作责任感。二是明确职责任务。按照各项救助规定,明确救助对象、范围、程序、标准等内容,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抓案件,各业务部门分工配合的工作格局,实现救助工作常态化。
二、强化工作举措,实现救助规范化
一是内外联动,排查案源。对内,控申部门与公诉、侦监等办案部门加强联动,先后对10余起案件的办理过程实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刑事被害人家庭情况;对外,在该院驻向山镇和佳山乡检察室更大范围寻找案源,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整合多方资源为其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实地核实,审查情况。对每起司法救助申请的原刑事案件都进行仔细研究,2017年度对申请人生活情况进行实地走访5次,全面了解信息。三是规范操作,及时救助。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前提下,缩短告知、申请、审批、发放环节的办理期限,简化工作程序,缩短救助周期。
三、做好工作衔接,实现救助立体化
一是加强司法系统内的衔接。与区法院、区司法局建立司法救助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申请人的情况及时通报,并建议法院对申请人减免相关诉讼费用、区司法局对其法律援助。二是加强与社会救助的衔接。积极与民政、教育、社保、妇联等部门衔接,充分发挥各项救助政策的集合效应,同时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对被救助对象生活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救助取得实效。三是注重救助工作中的思想疏导,加强人文关怀。如杨某救助案中,黄某长期受贫困和疾病困扰,遂产生轻生念头并故意杀害丈夫杨某(中止)。该院介入其中后,工作人员多次做夫妻二人思想工作,最终帮其重树生活希望。
四、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救助深度化
一是突出重点,关注未成年群体。对无法得到实际赔偿的抚养人已死亡、贫困、监护人缺失、家庭无力抚养、身体残疾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受到重大人身伤害的未成年人积极实施救助,提高救助金额,加强救助力度。该院2017年办理的案件中,申请人为未成年人的共2件3人,被救助家庭有未成年人的共6人,共计救助8.2万元。如郭某某司法救助案中,该院控申科、工会、团支部、关工委、女检察官多次赴福利院看望案件中一名身患残疾的失亲儿童,送去温暖。二是加强宣传,扩大社会认知。通过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司法救助的范围、标准、期限、流程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司法救助制度的认识和了解。
2014年以来,该院共成功办理救助案件11件,救助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1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13.6万元。其中2014年办理的陈某刑事被害人救助一案,获得全省检察机关刑事申诉“十大精品案件”称号。救助人数和救助金额同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司法救助人数与救助金额与201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300%和600%。同时,各业务科室检察干警的工作主动性和部门间的相互协作意识明显增强,被救助人员满意度达100%,通过赠送锦旗等形式表示感谢,救助工作的社会效果显著。
宿州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丰南对接全市“十项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固镇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会商会议召开
杭州黄金周假期查纠“四风”不止步
邹平县:西董街道召开贫困人口再识别再认定工作会议
雨山区检察院“四化”提升司法救助工作质效
[高新区]新川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园将于6月交付使用
唐山军分区党委召开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
新郑市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作风整顿会议
居民健康的守护者——走进社区医生杨凌
九一三台地面数字电视工程通过了省广电局技术验收
张敬华出席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河口区红十字会开展贫困家庭扶贫调研
滦县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行动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得严厉惩治
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转发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关于公布2017年福建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李宗伟获医疗团队许可将返回马来西亚
12345热线有求必应
第一季度办结2万多宗热线事项,回复率100%
芙蓉区城管局开展党风廉政集体谈话
苍溪县“降、减、创、增”深化放管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