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谌磊)
昨日下午,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周伟万主持召开市政协十三届十八次主席会议,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副主席蓝华、向斌、马跃敏、胡念芳、任安良、周津明、费伟东等参加会议。
会上,市非遗办、市文广新局、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总体情况、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及市政协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目前,我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7项,分别为广东音乐(台山)、荷塘纱龙、蔡李佛拳、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泮村灯会和台山浮石飘色;还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尤其是在推动国家级非遗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传承方面更是成效显著,让古老的非遗项目焕发出新活力。
马跃敏代表市政协专题调研组作主题发言。他指出,虽然我市各级各部门在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有效的工作,但仍存在宣传不足、认识不够、投入不多、专业人才缺乏、后继无人等困难和挑战。与会委员充分发挥界别的特色和优势,围绕会议主题建言献策。如,市政协委员陆黛云建议,将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加大创新和宣传力度,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制作更多文创产品等。市政协常委张超建议,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引导和鼓励专业型人才加入非遗人才队伍,增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后劲和活力。
周伟万对我市近年来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传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江门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侨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挖掘非遗蕴藏的深层次价值,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推动非遗项目在“活化”中传承。要加强各方协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文化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齐心协力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他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围绕繁荣侨乡非遗文化这一主题,积极发动广大委员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引导社会各界资源投入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为非遗保护和传承鼓与呼,切实为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形象和品质作出应有贡献。
滁州市“525心灵使者”助力莘莘学子
下水堵塞起纠纷 长春和平社区调节解问题
母亲节尽显孝风养生铁壶销售火爆
市就业局与古楼街办联合举办“月嫂”培训班
宁国市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八次主席会议 推动非遗项目在“活化”中传承
乐华厨卫:扩能促改造 市场赢先机
涿州市三措并举推进专项整治活动
特色种植促增收
瞄准短板弱项 集中力量攻坚
涠洲岛采取多项措施
万载三中全面检查校园安全
九龙坡:车行道上井盖破损 路人不用再心慌
邵东三家华为配套企业开工投产
三亚冬季瓜菜产销渐入旺季
无锡53家等级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 将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全球生产:贸易全球化就隐藏在你我身边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电贺习近平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复电表示感谢
宜昌市召开城区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居民用气价格拟小幅上调
昨起江都区偏远乡镇农民进城告别高票价 百姓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