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按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探索形成“基层实践+基层反馈+基层制定”的标准化建设推进思路,注重标准打造,深化应用效果,助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基层实践为主线,选准标准制定“实验田”。结合省厅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4项核心指标,在全局排定公共法律服务分类化、社区矫正过程社会化、人民调解组织运行规范化、“梅乡法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果化等七大标准化建设项目清单,选准“谁执法谁普法”精细化清单、法律服务行业分类指南等15个标准打造的重点领域,作为海陵标准化建设的“试验田”,推动标准制定大胆创新、引领发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海陵经验。
二是以基层反馈为要点,建立标准应用“补种田”。坚持边执行、边反馈、边调整的原则,注重听取基层在标准执行中的反馈意见,对已有标准进行细化、修改、完善,打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好标准”。区矫正中心在贯彻省厅各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的难点补充细化相关标准,制定出海陵《审前调查评估不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参考标准》和《社区矫正日常行政管理台账目录》,形成对省标的有益补充。目前,海陵结合基层反馈,完成6项标准的修改补充,提升标准在基层的执行效果。
三是以基层制定为支撑,打造标准创新“样板田”。从基层实战需要出发,充分提炼服务群众满意度高的海陵特色服务举措、品牌成效和工作方法,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新标准在全区推广。目前,全局以标准化手册形式,收录德法助调员、“三小”普法、法治文化阵地星级评定等8项地方标准,使海陵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从“各具特色”向“满园春色”的转变,推动整体工作成效提档升级。
海陵区以标准化建设优服务、提效能、强基础,各项工作成效提档升级。法律援助工作流程删繁就简、工作标准逐条明确,农民工、低收入家庭法律援助申请实现当日审批,上半年法律援助办件量同比增长72.29%。法治文化阵地星级评定标准实行以来,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趋势,今年打造出全省首个“谁执法谁普法”主题馆和全市首个“青少年交通安全主题教育基地”,形成海陵法治文化特色地标。
留住城市的记忆和乡愁——第二届中国·德州董子文化街庙会侧记
国家督导组到阿城区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
零跑腿!跨越两千公里办理准迁证常山公安特事特办获点赞
老师因作业批评孩子约谈家长
北京景泰蓝庙会大年初二开锣
海陵区以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司法法律服务质效
工行潍坊分行“行长坐堂”提升服务质效
为一间房奔向一座城 梁溪城宿融入全域旅游
陈波
来!这里有你需要的干货!8·25家博会,特惠商品提前预览!
瑞昌市第五小学开展教职工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社区医生拜师中医专家 苏州开出吴门医派进修学院
印台公安分局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龙岩市委常委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省食药监局抽检7大类食品 16批次不合格 涉及宁德市三家超市
零伤亡!海丰众志成城战“山竹” 安全转移群众13821人
南宁一豪车私换“新装”未报备 违规领200元罚单
红谷滩区规划11个客运枢纽
稳健运行 底气更足——年中经济形势述评之一
“舱单归并”可为企业节约九成通关费 西安样本将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