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一位银匠艺人的顽强坚守:希望可以传递下去


直播日照7月5日讯 说起中国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可谓是如数家珍,其中手工打造的银制品也是历史悠久,制作精美,深受老百姓的喜欢。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直接买来金银首饰来佩戴,但是还有一些能工巧匠们坚守着这门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在莒县县城一处金店里不大的小屋内,银匠师傅赵省正在灯下仔细敲打着一块熔好的银块。赵省说,自己是1993年开始学打银手艺的,那时候,这个手艺可是养家糊口的好活儿。
跟记者谈话间,赵省就要给一位客人打造一枚戒指。小小的戒指看上去不是很起眼,但打造起来却也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他告诉记者,手工制作银饰最关键的就是银子的温度和捶打的力度,银块要反复捶打40分钟,才能让它彻底展开韧性,成为适合做出银器的原料。就拿银戒指为例,从熔炼到造型,最后抛光,中间要经过七八道工序。
赵省说,刚开始他学了很长时间,也一直学不会。“难点就是原来的老首饰,纯度达不到,一敲就裂纹,现在的银子纯度高了,加工就容易点了。”
赵省回忆说,以前家里有老银元等物件的时髦女性,都会喜欢到他这里加工各种银饰,加工成的手镯、戒指也是当年的流行品。在赵省的店铺里,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年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大家加工银饰的老家物什。
从一块块毫不起眼的小银块,到一只只造型各异散发着雅致光芒的小银饰,每每拿起自己亲手打制的各种银饰时,赵省都会特别的满足。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能手工加工银饰的店铺已经越来越少,赵省也不再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了。
“现在这几年加工行业越来越少了,原来在县城有十几家加工首饰的,现在还有个一两家,两三家,”赵省说,因为这一行收入少,而且大家也一般都选择买成品或是直接以旧换新。
赵省说,由于受到机械化的影响,再加上传统样式的老银器加工费时费力,又赚不到钱,年轻人不愿意干这种出力不见效益的工作,所以这门手艺的传承就成了问题。“既然这门手艺我已经学到手了,就想着继续做下去,把它传递下去。”
在铁锤与银片反复碰撞发出的敲击声中,时间渐渐流逝,这周而复始的敲打占据着手工银饰师傅大部分的时间,但就是我们外人看来如此“枯燥”的工作,对于像赵省一样的手工银饰师傅来说,他们仿佛已经乐在其中。
其实,还是有很多像赵省这样的人,有着“工匠精神”的手艺人,虽然现在这些老手艺很多都已经被机械化给慢慢替代,但是这些手艺人们依然追求着对自己工作和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坚守着一份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和一份责任,他们的存在,也更加让我们深深地佩服。(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媛媛 弘强)

南靖:金山镇开展校园食品大督查
朝阳新县城大型水上游乐项目开园
社保福田分局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效益
车都红色蜂巢:社区企业党员并肩奋战生产一线
开封企业职工个人参保缴费基数网上随时可查基数申报举报电话为23381651
莒县一位银匠艺人的顽强坚守:希望可以传递下去
关于孙弘为辽源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的决定
唐河县城郊乡刘庄小学举行国旗下的演讲比赛
阜新召开全市审计工作会议
嘉兴105岁老寿星说长寿秘诀,气色好得像70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首届北园荷花节暨张养浩文化诗词朗诵晚会在柳云社区举办
奉节县实施“高端人才计划”助推创新驱动显成效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会召开
市妇联狠抓权益维护 建树巾帼之功
我市省政协委员认真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国道347进入沥青全面铺设阶段
为洁美杭城打CALL 濮家小学假日小队的公益少年在行动
黄石综合客运枢纽站启用进入倒计时 预计26日投入使用
揭秘俄罗斯世界杯十大“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