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大众记者日前了解到,本届尼山论坛共有230名学者报名参加,提交论文130多篇。海内外学者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一一“同命同运,相融相通: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畅所欲言,观点精彩纷呈。论文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
围绕着“责任与担当:迎接人类文明新时代”的分论题,学者们普遍主张要反思自卑心态,重新认识儒学和中华文明,挺立起“自信”,来迎接一个多元的未来。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在《中西文化之争》一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的文化论争夸大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与现代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前现代文化所包含的普遍性因素,也忽视了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因而在对文化的认识上是片面的,其态度和做法有过于激进之嫌。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也在《中华文明的格局与气象》一文中主张,我们理应对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充分的“文化自知”。
围绕着“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分论题,海内外的学者们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普遍主张加强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玉顺在《儒学与人类文明共同体》中主张,“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建构,需要人类视野和共同创造,文明创造需要文明对话,在这种文明创造中,儒学可以贡献其经过自我损益的“仁”、“义”、“礼”等价值观。西方世界最早提出“绿色gdp”的思想家之一——小约翰·柯布教授认为,基于中华文化的因素,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国应当跨过西方工业文明的误区,直接进入生态文明。巴黎国际佛教研究所总监释法宝则在《humanistic buddhism for greater human development》一文中表达了佛教徒的期望。
对于“‘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探索”这一分论题,“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专家也各呈已见。蒙古国立大学教授其米德策耶带来了题为《“一带一路”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的论文。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院长郝清新教授亦认为,“一带一路”将促使欧亚大陆的各种文化加强交流。
除了三个分论题,不少还基于着各自的专业,对儒家义理、政治选举、性别平等、生态保护、人文教育、美德伦理学、孔子学院、圣经文本、文化竞争、文学翻译、越南儒学、日本江户儒学史、国际关系等等诸多涉及文明交流里面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议题呈现了自己的思考,大大增加了本届论坛的广度和深度。
龙岗区复退军人服务中心揭牌
动漫高峰论坛新锐班上 国际大师和本土团队 演绎思想的完美碰撞
【民政局】城中区民政局开展“六一”儿童节对孤儿的慰问活动
崂山景区春节纳客4.6万人 同比增长近五成
8717本《宪法》 单行本将“走入”深圳24家五星级酒店客房
第五届尼山论坛:230名学者报名,提交论文130多篇
“腾笼换鸟”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诸城:趟出“零增地”发展新模式
开阳拟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项目 总投资逾11亿元
“五一”假期首日泰山迎进山游客23075人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横栏镇永兴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用地指标)专项调整》的批复
我市出台意见支持检察公益诉讼
真便捷!道县当天采收蔬菜次日一早在香港早市上市
上杭官庄:机械化规模种植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温江区]温江花木编艺文化旅游活动暨寿安镇匠人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真抓实干力保一河清水入巢湖
扬尘毁了承包田 泗洪这位种植户得到2.2万元经济补偿
庄兆林等出席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暨T2航站楼启用活动
市纪委六届三次全会闭幕
杭州骏宝行国学课完美落幕
有声书 | 第十五讲:以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