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合肥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旭 文/摄)4月25日,合肥召开合肥市垃圾分类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3月,市政府发布《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底,合肥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和准则体系。会上,对《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解读是对该方案的细化落实。
三年内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8年底,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10%以上;建成7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部队。
  与此同时,到2018年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出台《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设施规划,完成一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改造、建设。
  到2019年底,全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分类示范片区占辖区比例达到30%。
  到2020年底,全市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035年前,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推行垃圾分类投放靠颜色区分
  生活垃圾分类,源头是重中之重。如果源头出了岔子,接下来了的工作就白忙了。对此,《实施方案》中提出统一垃圾分类标识和标准垃圾桶的颜色及发放统一的分类垃圾袋等办法。比如,绿色桶装厨余垃圾,蓝色桶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是橙色桶,其他垃圾是黑色桶。
  今后,市区居住区域以及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宾馆酒店等机构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市区车站、广场、公园、城市干道、体育场馆、商场等公共区域,根据垃圾产生源实际情况确定分类模式。
  同时,要求各责任单位安排足量督导员,做到桶边值守,引导市民准确分类投放,纠正不准确的投放行为,提升分类投放的准确率,确保需要转运的垃圾无缝对接进入市、区垃圾分类收运网络。
  垃圾分类教育进中小学
  除了狠抓硬件设施,合肥还将注重垃圾分类的“软件”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屯溪路小学、师范附小、望湖小学、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等13所中小学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社会工作,垃圾分类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参与,最难的就是要改变人的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孩子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让孩子引导家长甚至引导整个家庭实施垃圾分类。
  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重点深入开展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未来将大面积推广。

东莞这个网红打卡点因为TA们,游客来了都竖起大拇指!
市农机办绩效考评广饶县2017年度现代农机化转型升级推进工程项目
集安市清河镇全面推进“旅游+”
通道将组团参加2018年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
安徽长丰一男子街头杀害一对情侣,警方悬赏五万元缉凶
2020年底前合肥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省政府“四水同治”调研组莅许
桥口学校加强食堂安全管理
市老龄办到宜君开展老龄工作调研
鞍山市人才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由8家单位整合组建
林州市市长王宝玉召开市长办公会部署环保工作
中意泰达:为全球用户提供“营口方案”“营口质量”
商丘市睢阳区专家人才服务团 精准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四千余人本周末进行教师资格考试
我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湘潭湘西携手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泗县市场监管局系列活动保国庆期间市场安全
普及法律知识 助力扫黑除恶
应对台风“温比亚”日照移动公司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南宁市审计局组织开展2017年度南宁市审计系统信息化审计成果演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