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蛟龙,一生骄傲!”聊城小伙,原海军蛟龙突击队队员,讲述他眼中的《红海行动》


海军护航资料照片(秦一杰供图)
  记者 孙文华
  “《红海行动》好,这部电影我看了四遍了。”落座之后,秦一杰告诉记者。
  今年30岁的秦一杰,看上去依然像个兵。他曾在海军特种部队(即电影《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服役五年,两次参加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
  提及眼下最热的春节档大片《红海行动》,他的感受尤其深刻:这个电影描写我们蛟龙很真实,蛟龙不是靠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团队精神。
  他说,一个人干不成大事。但是《红海行动》告诉我们,团队可以。
  特种兵的经历:『我总希望,战斗中再靠近一些!』
  秦一杰有当兵的瘾。他虽然已经退伍七年,但一直和老部队的战友没断联系。“《红海行动》和我可以说有缘,不过是擦肩而过。”他说,这部电影需要用到很多的武器,除了狙击枪外,大都是欧盟的军事装备,由于演员对枪支武器使用细节不熟悉,剧组请了多个国家的专业人士做战术指导。“我就差点儿去了!”秦一杰说,电影里有个蛟龙队员索降到楼顶去解救人质的镜头。这个场面的战术指导是他的老班长,班长也曾推荐他去摩洛哥做指导,但不巧的是,秦一杰当时要参加央视《吉尼斯之夜》的节目录制,没去成。
  秦一杰在海军特种部队服役五年,曾先后两次参加索马里护航任务。回忆当初执行护航任务的经历,他说,初上舰的时候是十分痛苦的。第一次护航,他上的是驱逐舰,比电影里的护卫舰还大,才一小时整个人就晕了,三天不吃不喝,头昏脑涨,起不来身,过了好几天才缓过来。经过十几天航行,到达护航水域时,他和战友们已经非常适应舰上环境了。
  护航就是战斗,必定有危险存在。秦一杰告诉记者,有一次接到解救被劫持货轮的任务,当时他们正在舟山附近海域训练,必须提前一周出发。出发前,每个人都写好了遗书留在部队,做好了牺牲准备。这种纪律和知战而战的勇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护航过程并非做做样子,更不是舰到匪散,而是处处充满战斗的惊险。据媒体报道,海军特种部队排长龚凯峰在接受采访时,就讲述过极近距离遭遇海盗枪口的经历。在解救一艘被劫持货轮的时候,执行搜索任务的龚凯峰到了货轮上的救生艇,踢开救生艇帘子的瞬间看到里面有人,而且端着枪正对着门外,离他不到1米。他一边用英语高喊“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一边迅速故意退下了已经上膛的子弹,又另外上了一颗子弹,目的是让海盗听见子弹上膛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海盗从门帘里扔出了3支上了膛的ak-47冲锋枪,三名海盗举手投降。
  秦一杰告诉记者,他作为射手,就参加过直升机升空驱离海盗的行动,发现海盗小艇后,我海军直升机迅速飞临小艇上空,盘旋射击驱离。当时虽然自身武器装备很丰富,但海盗很多是有火箭筒的,这种武器对直升机有巨大的威胁。“在战斗现场,我们往往忘记了恐惧,总是希望越靠近一些越好。”“战士就是要打仗的。”采访中,秦一杰反复说。
秦一杰和战友在训练(秦一杰提供)
  特种兵的训练:『枪林弹雨不能有临战畏惧!』
  荧屏和银幕上,并不缺特种部队的身影。去年票房飘红的电影《战狼ii》,就为观众演绎了一支“战狼突击队”;前几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塑造了勇猛的“老a部队”。这都是指特种兵部队。不过,无论是“战狼”还是“老a”,都是根据剧情虚构的,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代号或名称。
  电影《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突击队就是海军特种部队。蛟龙就是海军特种兵大队的专门称号。特战队员都具有空中、陆地、海上、水下“四栖”渗透突击作战和海上反恐作战的能力。“我们是采用小规模部队,躲过敌人的侦察监视,隐蔽地渗透到敌人后方执行任务,任务结束后不留下任何痕迹地撤回。这是我们和常规部队的一大区别。”秦一杰的老上级、蛟龙突击队部队长孙浩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介绍。
  秦一杰加入蛟龙的过程,却很有戏剧性。“我是误打误撞进的蛟龙突击队。”他说,当时特种部队组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选拔制,一种是淘汰制。在《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当了特种兵,就是选拔制,由各部队抽调优秀精英组成特种部队。而淘汰制全新的组建方式,是从新兵开始,历经艰苦的训练逐级淘汰,剩下的幸存者组成特种部队。
  秦一杰的蛟龙之旅,就是从新兵开始的。
  蛟龙突击队的选拔训练,相当严酷。当年的秦一杰和战友们,都始料未及。
  除了日常复杂的体能、武器、攀爬等训练科目,对战士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也非常严酷。秦一杰说,他的主官为让特种兵解除心理恐惧,训练特种兵手持靶子接受战友射击,或者让两位战士分别手持靶子进行对射。这种近距离面对武器的心理冲击,对每一个特种兵都有极大的震撼。电影中展现出的特种兵在枪林弹雨中毫无畏惧的战斗动作反应,一方面是精神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艰苦训练养成了战场上处乱不惊的心理素质。
  电影《红海行动》展现了很多战斗类型。阻击战、海战、巷战、沙漠战、阵地战,充分展现了海军特种兵的战斗素养。特种兵在训练中,每个连队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在需要组合小队战斗的时候,可以从各个连队选拔精英,迅速组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小队。电影里的八人小队,就是这样的模式。
  艰苦的训练,也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秦一杰说,强化训练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对人的精神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行军拉练时,要背负四五十斤武器装备,每天行军80公里,行军路程不仅有山路,还要过草丛、沼泽,走得每个人脚上都是疱。战士们就脱了鞋,拿针线从疱里穿过去,引流掉积液,然后接着走。
  秦一杰记忆犹新:“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几个兄弟互帮互助,帮我扛枪,我那时候常常感动得边走边哭。”
秦一杰(下)在央视参加挑战不可能节目
  特种兵的本事:『上天入地几乎无所不能!』
  和电影上展示的一样,海军特种部队的战士,在技能训练上和其他兵种的战士是不一样的。
  秦一杰说,特种部队的训练,除了开大飞机外,其他技能都要训练。包括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各种科目环境,甚至包括两人驾驶的动力三角翼,都是训练科目。电影里“蛟龙”队员对各种武器、车辆的使用手到擒来,甚至开坦克,也是摸过来就会,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秦一杰介绍,攀爬、游泳对特种部队的士兵是“家常”科目。徒手攀爬,训练要轻松上五层楼,各种水管、避雷针、墙垛等都是攀爬必须训练的科目,他们甚至还有窗帘攀爬的训练。
  海军特种兵的游泳训练就是在海里实训,每年最后一次游泳比赛,就是十公里赛,“一言不合”就跳下海,训练强度之大,堪称残酷。
  现场拆弹,是特种兵重要的反恐技能之一。常规炸弹的拆除是特种兵经常训练的。秦一杰说,最难的是拆除恐怖分子的炸弹。制式武器都有系统性的线路,但恐怖分子就是土法上马,什么接法都有,拆除起来难度就高。
  在外人看来,特种兵的单兵作战能力特别强,会的技能多,使用的装备也很炫酷。秦一杰说,会熟练使用武器、攀爬、游泳、排爆,这些只是特种兵的战斗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特种兵,最主要的特性是他的作战意识,这是非常独特的,也是区别于其他部队的。实际上,特种部队的作战意识强,团队意识强,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电影里张译演的特战队伍的队长,就很好地展现了特种兵的作战意识。在8对150的情况下,虽然明知道肯定会有牺牲,但作为队长,他依然坚定地做出了合理的战术布置,战场调度十分到位,电影展示的也都非常贴近实战。

家门口买“菜籽油”结果全是水
侯红调研环境攻坚工作时强调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年华易老愿技艺永存
人间仙境地,博兴麻大湖—创建AAAA景区金秋十月系列活动盛大来袭
总书记在他们村提出“精准扶贫”,今天这位“村长”在宝鸡演讲
“我是蛟龙,一生骄傲!”聊城小伙,原海军蛟龙突击队队员,讲述他眼中的《红海行动》
今年实施13个交通建设项目
市纪监委出台意见为领跑者减负为高质量赋能
我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1205人
加大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监管 查获超限超载车30辆次
微信平台来帮忙 环境问题早处理
广饶经济开发区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乐业提前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本月月初污染传输高峰期我市预判及时管控到位重污染时长全省最短
桦南县委党校、县司法局组织开展科级领导干部学习新宪法专题讲座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办法》的通知
郸城县人社局召开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
雨天路滑驾驶员一不小心将车开进排水渠
宿迁境内3条高铁纳入全省规划
茅箭区领导调研万秀城商贸服务业项目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