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7岁女孩食用浸泡两天黑木耳中毒,医生提醒: 良好卫生环境下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可放心食用


    图/美编 郑莹
    黑木耳是不少湛江人居家常备的一种食物。最近,跟黑木耳有关的一则新闻引起湛江人的极大关注。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被送到icu病房抢救。把黑木耳泡在水里是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采用的方式,可这真的会导致黑木耳变成毒木耳吗?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姚为学。
    毒素确定是米酵菌酸
    姚为学告诉记者,由于发生在浙江,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之前也没接过类似的病人,要谈毒素也只能根据浙江省疾控中心理化毒理所发布的数据。该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中毒患者血液呈现米酵菌酸阳性,且存在中毒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中毒的罪魁祸首确实为米酵菌酸。而当事人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中并没有检测出米酵菌酸。据悉,此次也是国内首次通过实验室确证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且与食用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有关。
    米酵菌酸究竟为何物
    姚为学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湛江目前并没有此类的病例。但从新闻中了解到,由黑木耳导致中毒的案例的确不少。
    姚为学表示,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
    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但是,现有实验证明正常的干黑木耳中确实不含米酵菌酸。
    长时间浸泡是否就会产生米酵菌酸
    这个浸泡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可口鲜美的黑木耳变成了致命的毒木耳?记者查阅该新闻时发现,为了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到底能否产生米酵菌酸等毒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对中毒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浸泡试验,结果显示,将黑木耳连续浸泡5天,均没验出米酵菌酸。但对中毒的女孩身体检查,发现她的确因为进食了黑木耳而米酵菌酸中毒。这不是矛盾吗?
    “不矛盾!”姚为学对记者说,的确,通过“涉事”干黑木耳及其长达5天的模拟浸泡试验,可以证明“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同时,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姚为学表示,一般人家中正常的黑木耳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总结为一句话:保持良好卫生环境下的家庭正常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一旦食用黑木耳不适要立即看医生
    姚为学告诉记者,连日的高温天气,以及相对潮湿的环境,都为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滋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储存、加工得当,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但如果在储存、加工过程中,受潮发霉,那就容易滋生米酵菌酸,出现致命的危险。
    他建议: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姚为学表示,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数为半天到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意识不清、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者可能在2-4天内死亡。“一旦食用后感觉不适,应尽快向医疗机构求助或自行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红安警方查处一起赌博案件 行政拘留6人
300人听涛景区《歌唱祖国》
市政府召开二○一八年第九次常务会议郑大光主持会议并讲话
江西省力争年底前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工作
宁远召开县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
浙江7岁女孩食用浸泡两天黑木耳中毒,医生提醒: 良好卫生环境下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可放心食用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开展半年观摩活动
袁明率队到乡镇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每天三包烟 六旬老人三年两发中风
为你们点赞!白衣天使放弃休息为老人送健康
眉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2017年度眉山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拟获奖作品名单的公示
省环保厅到龙安区现场核查督办信访举报案件
新辟42路公交线路征求市民意见 将实行无人售票
晋江激活“沉睡资产”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男子偷车"上瘾"作案20起 民警连续蹲守五天将其抓获
煤块上雕乾坤
嘉兴湘家荡畔邂逅城市湖居新时代
6家企业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
南谯保障困难群众平安过年
送医送药服务公益活动太及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