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激活“沉睡资产”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位于晋江新塘街道西南地段的梧林社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55人,却有海外华侨1.55万人,是闽南地区著名的侨乡和传统古村落,现有古罗马式和哥特式洋楼15幢、南洋风味的番仔楼22幢,以及极富闽南特色的官式红砖大厝43幢、特色石头厝19幢。
去年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抓住农村土地改革契机,对梧林社区实行核心区土地房屋征收、保护修缮、环境改造、招商引资、业态引进同步推进的措施,计划将梧林古村落建设成宜业、宜游、宜居、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闽南古村落,吸引文创、休闲、民宿为新兴主导产业的企业前来落户,带动核心区域周边村民利用宅基地和农房,发展餐饮、民宿、商业经营等业态,盘活农民和集体资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
土地是要素,是保障,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有文章、大有可为。近年来,晋江在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边试、边做、边总结,以地释产、以地引产,在农民群众的关心和期盼上上足措施、下足工夫、多作贡献,以改革创新激活了农村土地这块“沉睡资产”,探索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可复制、能推广的“晋江方案”。
今年是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收官之年,晋江将全力以赴加快试点工作,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让村集体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改革红利,努力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利修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晋江经验”。
创新“退出”模式 建设美丽村庄
运伙村位于晋江深沪镇南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95人,390户。
近年来,运伙村积极开展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以宅基地退出为抓手,通过“借用、租用、征用”3种退出模式,引导宅基地自愿有限退出,累计退出宅基地30亩用于村庄建设,已建成5个村级公园,并将村庄打造成为晋江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范村。
其中,“借用”是运伙村创造性想出的好点子,村民将闲置的宅基地及农房无偿借给村集体,由村集体将旧农房拆除后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用地使用,并向其颁发“宅基地借用凭证”,以此作为后续发生征地拆迁补偿时的契约证明,该退出方式占宅基地退出总数的90%。针对“一户多宅”中祖宅已废弃坍塌的宅基地,运伙村共“借地退出”91宗、26亩宅基地建设农村公园,既消除危房隐患,又美化了村庄环境。
相比之下,晋江内坑镇砌坑村则因地制宜实行“指标置换”,村里结合环境整治,对宅基地再分配,退出宅基地196宗、面积105亩,村集体集中建设单体安置楼81栋、5层安置楼3栋、15层安置楼1栋进行安置。
宅基地退出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后续改革、盘活宅基地资源的前置条件。随着户籍人口转移,很多农村的房子都空起来了,目前晋江探索形成了“借地退出、指标置换、资产置换、货币补偿”等4种退出方式。
截至目前,晋江共腾退宅基地4948亩,结余的2156亩土地统筹用于公共配套、民生项目,在解决“地从哪里来”的同时,拓宽百姓的增收渠道,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以此实现双赢。
创新村企合作 合力脱贫攻坚
紫帽镇紫湖村的寮内自然村地处晋江海拔最高的紫帽山南麓,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共有40户180人。在2007年以前,寮内村是紫帽镇乃至晋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更容易吸引社会资本的目光。近年来,寮内村抓住晋江实施“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的机遇,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引进资金对村内旧宅基地及周边荒山坡地95.32亩进行整治开发,其中37.78亩土地保留集体所有性质,用于建设村民居住小区,57.54亩依法征收为国有后,通过招拍挂出让给企业。
在多方筹集资金后,寮内村集体对全村进行整体拆迁补偿,有序退出旧宅基地,并进行重新规划,按照户均120平方米重新分配宅基地。新宅基地及建造后的房屋,按照公开抽签方式分给农户,节余的建设用地用于物业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庄脱贫致富,彻底改变村庄面貌,提升村民幸福感。
为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益,当前晋江积极统筹开展闲置宅基地退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比如,金井镇围头村,村集体鼓励3宗无人居住、闲置荒废多年的宅基地有偿退出(面积998.6平方米),并整合周边部分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共计3495平方米,通过入市开发建设酒店,发展作为围头村旅游配套设施,助力打造精品乡村旅游。
乐享改革红利 提升群众获得感
“改革前,晋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1元;改革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0元,年均增长9.6%。”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切实受益,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来,晋江通过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抵押贷款、流转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积极探索盘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方式,有效实现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的多元安置方式,实现了农民资产增值,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
此外,在改革中促进了管理、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向农村的全面渗透,晋江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明显壮大。一大批村集体抓住改革契机,盘活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以及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进了农村发展活力。改革以来,晋江全市村组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由55.63亿元增长至62.68亿元。去年,晋江全市村均村财收入超73.34万元,增长27%。
让人欣喜的是,通过改革,晋江有效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宅基地多种渠道的退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进一步盘活了农村闲置低效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乡村振兴提供用地保障。
与此同时,晋江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完善公共配套、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民生保障、改善村容村貌等新农村建设举措,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群众受益、村容提升、环境改善等综合效益最大化。改革以来,晋江共完成23个镇级公园和295个村级绿化景观点的建设,进一步美化了村庄。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蔡天文)
【责任编辑:黄冬虹】

营造书香校园,书写精彩人生
高温报告!苏州无锡常州今天“炎值”最高,未来三天全省晴热高温依旧
眉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2017年度眉山市广播电视节目奖拟获奖作品名单的公示
省环保厅到龙安区现场核查督办信访举报案件
新辟42路公交线路征求市民意见 将实行无人售票
晋江激活“沉睡资产”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男子偷车"上瘾"作案20起 民警连续蹲守五天将其抓获
煤块上雕乾坤
嘉兴湘家荡畔邂逅城市湖居新时代
6家企业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
鲁毅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副市长方文赴和县调研扶贫工作
铜官区今年952人享受计生特别扶助
八里湖新区茅山头、朱家大屋两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法看这里……
团结小学运动场改造及铺设GPU和人工草皮政府采购项目
增城“2018年春风行动” 2月下旬启动
谢岗村美丽幸福村居工程完成验收
夏天用电量大,如何少缴电费呢?小编有妙招……
春晚黄晓明:用最深情的方式赞颂祖国 倍感荣耀
埇桥区去年新增2万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