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兰州稳步推进


□资料照片
    7月1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托湖北省社科院专家组成的评估组来兰,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养老服务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等涉及经济领域和民生领域的改革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紧扣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立足市情实际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围绕均衡公平促进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把农村改革作为重中之重
    据悉,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基础工程,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逐步完善“三权”关系,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应确权农户24.47万户,实际确权24.13万户,确认承包面积310.9万亩,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3.97万本,发放率达到97.95%。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数据汇交7个县区通过了省级数据初检,5个县区通过了国家初检。
    通过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服务千余笔,流转土地面积6000余亩,交易额约6500万元,服务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及农户2000余人,免收农户交易服务费近7万元。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引导农户通过互换、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转包2.99万亩,转让1.02万亩,互换0.38万亩,出租82.8万亩,股份合作1.06万亩。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等经营模式,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5331家,成员出资总额达到114.18亿元,家庭农场达到246家。进一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快速流转,全市除兰州新区外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9.16万亩,流转率达到36.7%。全市百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998个,流转面积55.9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2.7%。
    立足市情实际推动养老服务改革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市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据悉,近年来,我市以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探索形成“幸福兰州·为老驿站”居家社区养老新模式。布局了“市级居家养老监管中心、区县居家养老运营中心、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采取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吸纳加盟企业253家,年均服务320万人次;采取政府补助方式,资助673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资金1440万元,其中城市184个,农村489个,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6%和67%;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打造了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安宁区沙井驿街道和培黎街道向阳村社区等一批为老服务驿站,涌现出了华款居家、江子为民、甘肃惠群等众多为老服务品牌企业,基本实现了居家养老“十五分钟”服务圈。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全省首家试点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全市户籍老年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衔接人保财险公司免费为全市所有精准扶贫户、低保户、特困户老年人办理家庭财产保险。
    以人为本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市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革除“二元”模式,统一户口登记,优化落户政策,切实提高了人口吸附能力,促进了权益共享。
    其中,从五个方面放宽了市区落户政策: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无限制落户;在市区租赁住房并实际居住1年以上可以落户;签订就业合同,缴纳养老保险1年以上人员可以落户;放宽直系亲属投靠落户;所有符合落户条件人员无住房的,可以在单位或派出所公共户落户,为外来人口落户提供便利。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62.66%,提高到目前的70.18%,高于全省34.19个百分点,高学历、年轻人落户增多,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集聚了人气,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我市建立健全了全户籍管理制度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为符合条件的110万流动人口发放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享受5项基本公共服务: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连续就读两年以上可参加中高考;接受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此外,还出台了包括办理常住户口,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申请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等便民利民措施15项。应当说,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我市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远远超出了国家和省上规定,流动人口归属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围绕均衡公平促进教育综合改革
    “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保公平、抓教育就是促和谐”是我市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多年来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改革,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教育内涵品质。
    总的来看,近年来,全市共建设农村幼儿园215所,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城市四区内改扩建50所幼儿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建成36所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此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达97%,对口就业率超过92%。
    近年来,我市也致力于全面解决百姓所关注的“大班额”、“择校热”等难点热点问题。据悉,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主城区新建学校规划、住宅小区配建学校移交办学、职业学校出城入园“腾笼换鸟”,新建19所中小学,新增学位3.5万个,完成6所配建学校移交工作,在职业学校腾出的空间上规划举办2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预计增加学位3.1万个。同时,还将采取“联校办学”“联片办学”“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五种模式,建成17个办学集团,以强带弱促进办学水平整体上升。
    尤其亮眼的是,我市还实施了“兰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兰州名师课堂”云平台和“兰州名师在线互动教学”云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市教师能在同一个平台备课、授课、研课,全市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预习、上课、检测,并逐步开放网络课程、在线课程、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等,同时建成适用于同步课堂、课后辅导答疑、翻转课堂学习、微课学习、网络教研、优质课展示、在线家长会等多种情境的教学、学习、科研、交流的体系,让全市共享名师优质资源成果。2018年初,平台基本建成,目前正在全市城乡20余所学校进行试点运行。□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超

这个武汉伢不简单 年仅12岁就入选中国足球国少队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培训班在遵义举办
一份来自江干教学一线的“体检报告”: 为什么说科学减负的“主战场”在课堂
陕西女子14年未回家户籍被注销 郧西警方热心帮她恢复户口
省博将讲述“国宝”故事
全面深化改革 兰州稳步推进
铁西四里附近违规地锁死灰复燃 象山城管昨拆除300余把地锁
万勇为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作辅导报告
昌邑公安分局 全面推进网吧规范化管理 消除安全隐患
《我是中国人》荣获宜春市评选活动一等奖
台州全面打响“净网2018”专项行动
中堂大力开展“百日行动” 查扣违法摩托车、电动车共257辆
明年高考我市33552人参加 比上年减少915 人!
市工商质监局召开气瓶充装单位使用登记和安全管理工作会
秀洲区启用全市首个智慧城管指挥中心
“科技+金融+媒介”挺起“冰城智造”哈尔滨成立新兴产业行业研究院协同创新构建高端“智库”
我市推广“五心工程”凝心聚力促和谐
中海·大观天下3期凯旋门新品发布会
市城投集团积极传达贯彻全市重点领域重点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集体约谈会精神
广州到靖西,7名爱心人士骑行千里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