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顿

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顿
各界期待人身保险产品市场“天朗气清”
□记者  田丹丹
近年,随着保险市场的飞速发展,在保险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保险业乱象也是层出不穷。诸如“雾霾险”“爱情险”“吃货无忧险”等奇葩险的出现令人啼笑皆非;又如在重大疾病保险中将甲状腺恶性肿瘤列为除外责任、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防癌险不包括原位癌责任、疾病保险金获得需要一定的生存期等这些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更是让人晕头转向,不知所以。
有业内人士调侃,在保险业,最不安分的算人身险,最具活力的也算人身险。然而,强力推动背后,总会有不守规矩的行为出现,销售中的乱象总点缀其中。
针对人身保险产品乱象,银保监会于5月4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展开“排雷”行动,以此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提高行业产品供给质量,集中治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产品,严查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偏离保险本源和产品设计异化等奇葩行为,并将出台的52条负面清单确定为人身保险产品不能碰的红线,要求各保险公司于6月30日前将专项核查清理和整改落实情况报送银保监会。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我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各界纷纷表示,希望此举能彻底改善保险行业乱象丛生的现状,回归保险姓“保”的本质。
市民:希望还保险市场“一方净土”
“您好,我是保险公司的,占用您几分钟时间……”近日,记者通过几天的走访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接到过这样不请自来的保险推销电话。“平时经常会有卖保险的打进来电话,以各种噱头推销保险产品,有时自己正在开车或是开会,对方仍旧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家住华富世家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经常有保险公司打电话向他推销保险产品,产品名称五花八门、产品内容颇具诱惑,让人不堪其扰。
近年,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产品如决堤洪水一般泛滥开来。“违章贴条险”“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忘穿秋裤险”“美厨娘关爱险”“肠胃险”“痘痘险”……险种之多之奇,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其中,大多数互联网保险费用并不高,便宜的仅需1元,“毛毛雨”随手投;多的百十元,投保也不心疼。由于互联网保险支持各种转账方式,也更加个性化,使其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热捧。有数据显示,互联网保险70%以上的使用者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但从网上输入各种奇葩险产品名称点击搜索后,记者发现,关于各种奇葩险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比比皆是。可见,互联网保险,其实并不“保险”。
此外,很多市民对保险协议中的一些霸王条款、隐形陷阱也是颇有微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已购买保险的被访者中,不清楚合同免除责任条款的比例高达40%;在不买保险的被访者中,有近15%的人拒绝买保险,就是因为“看不懂合同”。因保险条款引发大量保险纠纷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屡发生。“你看看这保险合同,厚厚的二三十页,很多条款中的内容根本看不懂,买的时候也没耐心看,就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简单一介绍就签了。”市民倪女士拿着一份厚厚的保险合同告诉记者。
对于此次银保监会针对人身险开展的专项整顿活动,不少市民拍手称快,希望这次整顿能彻底改变目前保险市场的乱象,还保险市场“一方净土”,让消费者吃上定心丸。
保险公司:减掉“繁枝”才能“树大根深”
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费收入从106亿元增长到2299亿元,增长了20多倍;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从28家发展到124家。传统的保险公司大都通过自建网站或者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模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络平台的“保险热潮”势不可挡,手机保险app软件更是令人眼花缭乱,风险也在潜滋暗长。
其中,不少互联网保险公司打着知名保险公司的旗号,或采取隐蔽的偷梁换柱法冠以“某某某保险公司”名称中的几个关键词,出售违规保险产品。如去年上海腾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保险一案,投资者遍及广东、江苏、河北等多个省市,投资金额从几千元到10多万元不等,该机构号称其贷款产品有“太平洋保理机构”进行保障,还向客户出具了由该险企承保的“网络支付账户安全责任保险”保单,但太平洋财险声明从未与该机构有合作。别人造假,正规保险公司“躺枪”。在这种市场乱象之下,正规的保险公司也要无奈承担“破坏容易修复难”的信誉风险。
我市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保险业乱象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保险和一些资质不齐备的小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为了占据市场份额,打着创新旗号,往往采用低价高赔率、个性化定制等营销噱头诱导消费者,推出一些不符合保险原理的产品,或是“长险短做”规避监管,损害了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和保险业形象,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于正规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的误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希望这次整顿能够减掉这些杂乱无章的“繁枝”,为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专家:乱象整顿,任重道远
记者在网上查阅发现,为规范人身保险产品经营,2016年以来,监管层下发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原保监会掀起了一场治乱象、防风险的监管风暴,对国内的保险机构频出重拳,于去年2月24日开出了史上最严厉的罚单,重罚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问题的前海人寿。前海人寿公司被罚款80万元,时任董事长姚振华也因此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行业10年。去年2月25日,原保监会再次出击,因恒大人寿未按照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要求开展股票投资而对两位相关负责人作出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和3年的行政处罚。
今年5月4日,银保监会又发布《通知》,严查违规开发产品、挑战监管底线,偏离保险本源、产品设计异化,罔顾公平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以营销为噱头、开发奇葩产品等四种保险业违规行为,并要求此次整顿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对此,我市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银保监会开展的针对人身险的专项整顿对于维护保险行业的正常秩序、防控行业风险、改善保险市场乱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迅猛,全国保险市场情况复杂,彻底根除保险市场乱象任重道远。监管层只有对保险乱象“零容忍”,让监管“长牙齿”,让保险产品褪去“华丽的外衣”,真正回归保险姓“保”的本源,才能使保险市场“天朗气清”,才能促进保险业长久、健康、持续发展。

扶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我市五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魏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序列,广平县、馆陶县、鸡泽县、肥乡区退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序列
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六厂氨氮废水深度治理工程验收公示
向市民报告 听市民意见 请市民评议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郭继山: 让市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便利
近100万辆车紧急召回! 快看有没有你的?
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顿
市内六区各不动产登记部开通“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系统
零陵重拳出击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
交通部公安部联合出手 网约车顺风车整治力度升级
我市公铁昨送客2.2万人次 往热门方向的火车全满员
鸡西特色绿色产品闪亮第六届黑龙江绿博会
2018年1月24日建筑工地扬尘浓度排名
汤原农场有机大米畅销南方
阜沙镇21个“最美家庭”受表彰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出炉两份报告 市领导出席总结交流会
南明区人社局聘请12名监督员延伸监督触角
公安县教育局安排部署党建工作
厦金航线单月客运量创新高 8月达171571人次比增38.1%
市总工会召开工会法律援助和服务律师团成立工作会议
清理共享单车“坟场” 西湖区将建5万个共享单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