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会上,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发布了工行基于“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宜宾新闻网 王喻 摄)
宜宾新闻网9月26日讯(记者 王喻)26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举办“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启动会,宣布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打造“广覆盖、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推动小微金融增量、扩面、平价,力争未来三年公司贷款增量的1/3以上投向普惠金融领域,普惠贷款年增幅30%以上,普惠贷款三年翻一番,让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更多地普助小微、惠及民生。
此次启动会,通过视频的形式同步开至全国各地市分行,动员全行分支机构广泛开展小微金融“三联动”(联动政府部门、联动行业协会商会、联动融资性担保机构)、“三走进”(进园区、进专业市场、进核心企业)活动,进一步聚合更多力量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
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商业银行的大局和责任,也是市场和机遇;既是服务本源的体现,也是战略转型的方向。普惠金融不可不为,更大有可为;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实做深做细的问题。工商银行名字中就带着“工”和“商”,是依靠工商信贷起家的,始终与小微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近年来,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转变观念,健全机制,下沉重心,初步形成了具有工行特色的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目前工行在一级分行层面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全国成立了约230家小微中心,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百万户,投放小微贷款9万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工行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幅;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远低于其他融资渠道利率,在减费让利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大行“头雁”效应。
此次启动会,通过视频的形式同步开至全国各地市分行。(宜宾新闻网 王喻 摄)
启动会上,易会满还就如何看待小微融资难、融资贵,如何将小微金融真正做活做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易会满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复杂、多元、综合的问题,背后有深刻规律和复杂原因,需要全面分析,综合施策,持续发力。首先,从企业需求端来看,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资产规模较小,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再加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部分区域信用生态环境不够理想,客观上缩窄了银行的可选择余地。从实践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因企业而异,因区域而异,主要表现为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生态较差的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小微企业融资贵,因渠道而异,主要体现为非银行类机构和部分中小银行融资价格过高。调查显示,大型银行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在5%-6%之间;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机构普遍在15%以上,而民间借贷一般在20%以上,中小银行介于大银行和他们之间。其次,小微企业需要的是全流程、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而不是仅限于融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资金周转具有各自特征,每家企业所处的阶段也不同,因此金融需求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短期与长期、信用与抵质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支持,以及涵盖开户、结算、融资、投资等在内的全链条金融服务。其三,普惠金融必须立足于商业可持续原则。小微贷款最大的成本是风险成本,目前小微贷款不良率平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贷款不良率更高。因此,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这是商业银行应该具备的专业优势和看家本领,也是最大的商业可持续。
而要做好小微金融,也是一项长期和系统工程。工商银行将重点围绕“五个聚焦”,将小微金融真正做活做深。一是聚焦货币政策传导。切实把政府要求、监管政策和总行战略有效传导到各级机构,传导到市场一线,引导全行牢固树立“工商银行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的理念。坚持在“真”字上下功夫,做真小微,真做小微。在“专”字上下功夫,建设专营机构、倡导专家治贷、强化专业服务。完善重点突破、梯度发展的布局和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发展。加大人力、财务、信贷等资源投入力度,健全考核和问责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激发普惠金融内生发展动力;二是聚焦线下专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业务量大而分散的特点,从品种、期限、业务模式等入手全面优化线下融资服务。合理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按客户需要增加中长期贷款供给,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续贷办法、增加普惠面,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包括财务顾问、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探索推进小微企业主办行制度,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持续推动小微中心流程优化和能力提升,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创新差异化审批授权,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个审批流程,努力将小微专营机构打造成线下营销组织中心、业务处理中心、风险管控中心以及o2o落地服务中心,更好地贴近小微、服务小微;三是聚焦做活线上。加快“数字普惠”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普惠产品体系,搭建“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成为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商;四是聚焦信贷价格控制。坚持“量”“价”统筹,同步推进,对小微贷款实行“保本微利”的定价原则,并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防控风险,将风险成本下降的红利更多惠及小微企业,让艰苦创业的企业家拥有更多获得感;五是聚焦生态共建。进一步深化与政府、同业、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推动征信、融资担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几家抬”的合力,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未来三年,工行将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宜宾新闻网 王喻 摄)
启动会上,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发布了工行基于“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其中,“一个平台”是指集“便捷开户、公私联动、财务管理、理财融资、小微e管”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工银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为小微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以便捷开户为例,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面签”的便捷开户新模式,客户仅需到网点一次,半小时即可完成开户与基础业务的一站式办理。“三大产品体系”则是指围绕小微企业的成长周期,提供包括纯信用类的“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的“网贷通”以及“线上供应链”等在内的多款线上融资产品。其中,“经营快贷”是“低门槛、纯信用”的小微专属融资产品,无需抵押担保,银行依据大数据主动授信,线上办理,可谓“秒贷”,推出不到4个月贷款余额已破百亿元,惠及3万多小微企业。“网贷通”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押品数据库,智能评估押品价值,实现线上一键即贷,随借随还,目前已累计为超过9万小微客户发放融资2.4万亿元。“线上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应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全链条授信融资。
此外,工商银行还联合国家重点园区、专业市场、产业龙头、担保机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电商平台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表了“支持小微 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倡议,推动各方面进一步关注、支持普惠金融,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宜宾工行于2009年10月正式获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复牌,2010年2月,发放了第一笔小企业贷款业务,金额50万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宜宾工行已经形成了“小企业中心+支行”的经营模式,小微金融业务已实现所有支行网点业务全覆盖。
自开办小微企业贷款以来,宜宾工行已累计为宜宾369户小微企业提供过融资服务,累计发放贷款100.5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宜宾工行小微企业有贷户数为116户,贷款余额5.7亿元,户均贷款余额超过491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虽总体不大,但户数较多,占该行所有法人贷款户的61%,为地方小微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摘帽任务
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武陵区社木铺小学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社会实践
迁安局组织召开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培训会
颤抖吧!英德下周最低8℃,强对流天气来袭...
深耕普惠金融 工行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
睢县:全面启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温岭:万人争赏郁金香
嘉善县在全市率先实现“无差别受理”证照信息全自动共享
鼎城实验幼儿园举办“去小学化倾向”专题讲座
长泰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前期地面整治
福建闽清:“135”机制推进移风易俗制度化
福鼎六中山前校区体育场馆:运动健儿“孵化基地”
方便快捷!这几种方法可查参保证明,入学申请、贷款、购房都用得上!
三明市统计局“三强化”投资统计工作
日照启动环保督察暨春季环保执法“利剑”行动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再发力
仲兴乡金融扶贫“贷”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小榄供电分局举办综合能源服务和技术交流会
住建局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动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