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四动”发力 帮扶新龙发展特色造血产业


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生产区一角。(苟才明 摄)
5月2日下午,甘孜州新龙县博美乡宜宾援建项目——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宜宾农科院的副研究员、援藏干部苟才明正在指导园区工人开展规范化播种。根据今年规划,这里将种植12亩油菜、玉米、马铃薯、黑青稞和藏中药材等高原藏区特色生态作物,通过优势比较,为当地找准有效助推脱贫奔康的农作物品种。
这只是今年宜宾帮扶新龙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两年来,宜宾市在对口帮扶新龙县工作中,立足当地产业布局不合理、特色优势不鲜明、造血功能不强化、产出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重心,锁定“产业强起来、特色用起来、收入提起来、日子好起来”目标,把产业扶贫作为开展对口帮扶的“重头戏”,以“四动”为抓手,因势利导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出一条“产业帮扶助奔康”的新路。
思想发动 观念革新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3月,“特色产业发展”主题培训班在新龙县农牧局开班,宜宾市援藏干部钟华、苟才明、许量、何旭东分别为当地干部和产业发展大户作了大棚种植、犏母牛养殖、农家客栈管理、居家环境整治专题讲座。来自色威乡的致富带头人仁孜说:“宜宾援藏老师讲得很实在,解决了我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让我收获很大。”
宜宾市按照“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思路,把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突破口,多管齐下抓思想发动,多轮驱动促观念革新,全面激发干部群众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通过举办“帮扶讲坛”“周末课堂”“发展沙龙”“农民夜校”等,宜宾援藏队不遗余力向当地干部宣传外界的变化,认清发展的大势,明晓存在的差距,使其明白“不发展要落后、不会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更要落后”的道理,引领其认识“优势在哪里、方向在哪儿”,引导群众明白“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不能只是等靠要”,全面激发抓发展的动力。2016年9月以来,宜宾援藏队共举办各类讲座12场,听课干部群众超过2100余人(次)。
两年来,宜宾市先后3批次组织180余名当地干部、种养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到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成都市郊农旅基地、阿坝羌寨等先进地区学习。通过一线参观、考察和学习,让考察人员实现灵魂碰撞、观念触动和思想革新。
同时,宜宾市建立“院+队+县”培训合作关系,与四川工商职业学院联手,以解决新龙问题为着眼点,以发展藏区优势产业为方向,先后在成都村政学院举办“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4期,对320余名新龙县乡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进行为期10天的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其抓产业发展的本领能力。
特色撬动 培育产业 提升造血功能
5月6日下午3时,宜宾援建的色威乡谷日村观景平台人头攒动,来自广东江门的游客正凭栏拍摄山村淳美风光,远眺卡瓦洛日神山壮观美景。随着高原藏区旅游旺季的到来,这个观景平台“观景承载”效应日益发挥出来。
宜宾市按照“围绕特色做文章、立足生态要效益”的思路,在援建规划编制中融入特色产业布局,使项目既发挥对改善基础设施的底部夯实作用,又通过特色产业注入形成助推脱贫的骨干支撑作用。
同时挖掘新龙“瞻对”文化,用好藏俗风情效应,对国道227沿线和拉日马镇、银多乡、麻日乡3个旅游资源富集的10个村,按“旅游扶贫新村”定位实施藏俗风情体验旅游新村建设,打造融休闲、观光、体验的乡村客栈式接待基地。
以“农旅结合”为导向,按照“种养加园区化、吃住娱一体化、观游玩集成化”的思路,两年投入近2000万元,对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提质改造,努力将园区建设成当地发展农牧产业的示范园、宾客驻车歇息的中转地、当地农户观摩高原现代农业的体验场。
宜宾援藏队积极顺应州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前瞻性视野、战略性眼光看待g227线连接g317、g318优势,变“肚脐之地”区位劣势为“旅游环线”观光优势,发挥参谋建言作用和实施参与作用,在近靠g227沿线的沙堆、大盖、博美等乡镇规划发展黄花、白花油菜4650亩,打造色彩绚丽的高原油菜风情观光线。
在养殖业方面,实施“一户一头犏母牛”计划,在2017年投入援建资金760万元,集中采购1400头犏母牛发放给全县当年精准脱贫摘帽户和3个援建村所有农户,每户至少一头,并依托援建帮扶提供规范化饲养技术支持。据测算,投产后每头犏母牛每年产奶、产崽等纯收益将超过2000元。宜宾市还投入近50万元,在博美仁乃村建成藏鸡养殖基地。
示范促动 大户培育 提供样板示范
5月6日上午10时,天空一片蔚蓝,大地阳光普照。博美乡谷日村村民登孜绒措和雇请的3名当地村民,正在流转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除草施肥。当地村民呷绒志玛说:“我在这里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学到技术,以后我也要发展这样的大棚。”
为解决当地产业发展无从入手、实施无从参照的问题,宜宾市把试验示范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发展所需,在当地发展示范基地并培育一支种养大户。通过集约化建设农业科技园,推进宜新农业科技园提质改造,标准化扩建生产大棚,夯实水利道路等硬件设施,完善精准化信息化田间管理设施设备,使之成为具有前沿引领、科技支撑作用的高品质示范园区;依托宜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高原特色农作物产品试验示范区。
两年来,共开展黑青稞、观光油菜、紫心马铃薯、黑心马铃薯、饲草玉米、中藏药材等66个高原特色农作物产品试验,选育适应性强、价值性高的宜油21、蓉紫薯5号、玉草2号等一批新品种,已在全县推广“宜油21”油菜1000亩、观赏油菜“青杂7号”和“青杂4号”3650亩、优质马铃薯“青薯9号”4000亩、黑青稞5000亩,推广新品种的总产值达到2440万元,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800余元。
通过典型化建设大棚示范户,投入援建资金近60万元并提供规范化技术帮扶,在博美乡德麦巴村、拉日马镇扎宗村发展5户大棚种植示范户,每户年均收益超过8万元,并接纳了11名当地人务工,使农牧民不出村就学到了大棚种植技术。
架桥促动 招商引资 引进龙头企业
4月下旬以来,在宜宾援藏队农业帮扶骨干的带领下,甘孜日基农业的两名农业科技人员一直在子拖西乡指导地栽木耳规范化种植。当巴村民扎西说:“今年我要发展3亩木耳,一定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好精细管理,争取有一个好收成。”
在帮扶新龙县工作中,宜宾市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集群引领效应,通过援藏队牵线搭桥,引进懂技术、会管理、有品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龙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旅游龙头企业引进方面,宜宾援藏队为新龙县引进了省内有较强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成都来思旅游公司,并联系促成外地5名战略投资者与其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新龙县成立拉日马旅游资源开发公司,开展全县特色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和乡村旅游开发营销等业务,目前已开始运行。
特色种植企业引进方面,宜宾援藏队为新龙县引进了专业化从事高原藏区食用菌生产加工的企业——甘孜日基高原农业。该企业来新龙县开展黑木耳、滑子菇等地栽型高原食用菌基地建设,并已完成基地规划、技术培训等工作,即将播种栽培。
食品加工企业引进方面,今年3月,通过宜宾援藏队牵线搭桥,引进兴文县纯正油坊食用植物油有限公司进驻新龙收购加工油菜籽,解决当地近4000亩规模化油菜基地产品销路。
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方面,宜宾援藏队引进“成都俊品源科技”、“中防溯源科技”等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企业),在新龙县搭建电商营销网点,打通特色农牧产品与线上连接渠道,拓宽了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
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方面,宜宾市注重捆绑化串联、组织化引领和规模化带动,依托援藏队指导当地成立犏母牛养殖、大棚蔬菜和高原特色马铃薯种植等专业合作组织9个,成员总数达到328人,并持续加大技术、资金、营销扶持力度,使专合组织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领头羊”。(陈科 记者 龙亿江)

十三届市政协工作回顾:服务发展大局 真情履职为民
市计量所组织开展计量业务管理平台培训
数博会·巡礼 主流媒体看贵阳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星巴克“致癌”?美法院裁决标注致癌警告标识
怀化学院学生项目入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宜宾“四动”发力 帮扶新龙发展特色造血产业
香洲区青年公益人才培育计划第二期活动启动招募40名学员进行免费公益项目培训
衡阳市政协督查住建局提案办理 69件提案全部回应
港口建设传捷报!盐城港货物通过能力首破亿吨
大江义工队走进潮音街社区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获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市城管局开展“七一”建党节慰问活动
东莞举行“亚马&莞马”总结会,盘点赛事成果、表彰先进个人
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大林村“菜园子”直通市民“菜篮子”
朔州车站派出所全力强化铁路防洪抗汛工作
市委五个巡察组进驻12个市直单位开展巡察工作
【两会】出席宣城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今天报到
南阳市第十一小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整顿工作会议
南宁.上林旅游(北海)推介会举行
怀宁精准帮扶助残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