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农高区寨里镇公家庄村先后流转土地1500多亩,并从中尝到了甜头。目前,村里正积极联系,打算把村里剩下的土地流转出去。
3月29日上午,在寨里镇公家庄村村委,村支部书记刘永桂正在和村“两委”成员们商量土地流转的事。已经开春了,村里剩下的300亩土地流转的事还没有着落。
作为一个移民村,1979年,因为修建公家庄水库,全村进行整体搬迁,原来的村址就位于现在水库的中央。搬迁之后的公家庄村,仍然靠着耕种土地维持生计,直到2006年,首次尝试土地流转成功,彻底改变了全村上下的发展观念。“全村350多户,1000多口人,真正在村里种地的都是50多岁的人,占到全村人口的40%还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干买卖挣钱了。同时,村里丘陵地不少,光靠种地很难实现共同富裕。村“两委”那个时候就看到这个形势,经过党员会和村民大会商议通过后,村里大胆进行尝试,把村里25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万兴公司。”刘永桂说。
土地流转到企业手里,搞起了种植基地,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而村民们在每亩土地每年600元的流转收入外,还可以到种植基地上班挣工资,跟原来单一种地相比,收入增加了,风险减小了。
2007年,村里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用于统一运作和管理土地流转的事情。2008年、2010年先后400亩土地再次流转给了万兴公司;2010年200多亩、2013年300多亩、2015年400多亩。而土地流转价格也从原来的600元、700元,涨到了1400元不等。
十多年时间,村里1500多亩土地被流转出去,在公家庄村建起了农产品种植基地、苗木基地、茶树种植园、果蔬种植基地等等。“俺在茶园上班,每年清明节前就开始准备采摘新茶了。”60多岁的陈华英大娘,做梦也没想到,老了还能成为茶园的工人,刨了一辈子地的她,从2016年开始在茶园里学会了采茶、炒茶等工艺。跟她一样,几乎所有村民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天的劳动收入不低于五六十元。
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壮大起来,村里的面貌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村里先后投资对主干道、小巷道路全部硬化,安装了43盏光伏发电的路灯,投资8万多元,对村委进行改造,并专门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示范点。目前,全村的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也提上了日程。
今年,公家庄村“两委”计划为村里剩下的300多亩土地找“婆家”,争取让村里所有的土地都有一个好归宿,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事实证明我们村的路子是对的。土地流转出去后,我们要当好娘家人,既要让‘婆家’高兴,又要让我们自己满意。”刘永桂说。
本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景同生
花美大同 画境云中”国庆书画创作写生采风系列活动举行
丰顺有商家用棉花制肉松?两造谣男子被处罚
港北区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工作
克东优质大豆变“金豆”
高安:依法关停173家粘土砖厂
公家庄村为300亩土地“找婆家”
省市联合培养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200人参加
苏宁CHO喊话“2019高校毕业生”:进军世界级企业,就要爱拼的你!
蓬溪县举行产业振兴项目集中签约暨企业开工仪式侧记
党旗引领公交事业大发展——市公交总公司党委大力开展党建工作侧记
市国土资源局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
关于征集《肇庆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告
第三届丝博会5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举办 大会共策划6大类39项会议活动
银川美亚染化公司决定全面关停退出
郸城:教育扶贫宣传 群众喜闻乐见
乌云压顶暴雨将至 宜宾终于降温啦
井研:联合检查 确保旅游运输安全
黑龙江:“贾妈妈”和262个脑瘫患儿
县纪委发出通知强化监督检查
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
乐山强力推进项目促发展 形成全域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