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文明20条”解读之不醉酒闹事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
18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人逢节日精神爽,朋友圈里晒的最多的是亲情、粽子、艾叶、赛龙舟等,最重要的还有酒。
亲朋聚会,借酒助兴,举杯祝福,当属大快人心事。
但,如同酒的酒精含量都有个度数一样,饮酒也要有一个“度”。
此次我市将“不醉酒闹事”列入“襄阳文明20条”。引导市民能从自身健康及文明礼仪方面出发,倡导饮酒有度,不醉酒闹事。
酒德应是每个人每个场合都应该遵守的,就如同遵纪守法一样。
酒德是与精神文明建设合拍的,孔子曾说过“唯酒无量不及乱”。
《酒驾男子酣睡在红绿灯下》《醉酒男子深夜跳桥热心市民拽住不放》……
但在现实中,在各种公共场所因醉酒后闹事的新闻频频出现。
18日,负责北街段的环卫工人胡学改告诉记者,让环卫工人最头痛的是一些人酒后随意呕吐和随地大小便。
去年7月,一男子酒后在樊城沿江大道一公园“方便”被市民制止时,竟将制止他的两位市民刺伤。
前段时间,一醉酒女司机面对执勤的民警,竟耍酒疯欲脱衣逃避警方的鼾。
这无异都是酒后失德所致。
黄庭坚在《谢答闻善二兄弟》诗中有“四座欢饮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成”,他描绘的是酒逢知己、酒助诗兴的气氛,最主要说的是喝酒要讲酒德。
但现实中经常会听到这样强逼硬劝:“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
樊城丹江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坚说辖区一居民李师傅虽然每天爱喝点酒,但他从不醉酒。
李师傅曾说,醉酒后易坏风气、丑形象、损文明,最后还伤身体。
文明解读: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在所有的言行中,道德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具体的。
而酒在中国人的人情往来和交际及风俗习惯中一直领衔主角。但少饮多滋味,适量益健康。
如果豪饮无度,自然会贬形象。这样不仅伤感情,还损文明,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文明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如果酒桌上大家都能做到适度饮酒,一样能增添欢乐、增加友谊、增进亲情。
你的行为能影响到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向不文行为告别,从自身做起!

病人身上插10条管 卧床两月没长压疮 多亏护士照顾
滁州乘客丢失手机 611路驾驶员捡到辗转寻失主
厉害了,我的长安!全国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镇!
让村民有自己的“文化赶集地”——记路南街道方家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张娇娥
龙华区检察院首次举行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会
“襄阳文明20条”解读之不醉酒闹事
武汉墨水湖北路主线高架贯通 蔡甸东到王家湾驾车仅需5分钟
以大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初赛 办赛特色鲜明
德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站上线运行 包含19个领域270万条数据
团风镇“三部曲”促乡村振兴
关于2018年第一批拟认定漳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公示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资产管理中心承唐二期机电备品备件采购中标公告
辽宁“中国品牌”商品消费增速列全国前三
“双峰插云”胜景将重现杭城
瘾君子因无证毒驾“二进宫”
首座隧道昨日开挖 十巫高速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我市2018年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虞城县城管局加强户外广告安全管理
吉林“延禧攻略版”出入境新政指南走红 被赞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