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娇娥在擦拭文化礼堂的荣誉墙。
麻将声少了,音乐声多了;关起门来的人少了,聚在一起的欢笑声多了……若在晚上走进路桥路南街道方家村,最热闹的当数该村文化礼堂,村民们连声称赞有了这么一个可以聚、可以乐的场所。而这离不开一个人,她叫张娇娥,是方家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
花甲之年,投身文化礼堂建设
日前,2018年度“乡村振兴文化铸魂”综艺下乡巡演首场活动在路桥方家村文化礼堂开展。台下村民老方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村里举办了越来越多的活动,离不开张大姐的付出。”
事实上,老方感受到的这一变化,正是得益于路桥区文化礼堂发挥“建管用育”的作用。而他口中的“张大姐”,没有动人的故事,也没有多伟大的成就,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从17岁开始,张娇娥就担任着村干部的职务,勤勤恳恳40年,为村里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难题和纠纷,收获了方家村民的赞誉。已到花甲之年的她,没有享受退休生活,反而一头扎进文化礼堂建设的队伍中。
“文化礼堂建设是一个新事物,许多村民一开始很不理解。”提起文化礼堂建设初期的艰辛,张娇娥记忆犹新。她每天进村入户,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文化礼堂的作用,有什么好处……一次不通去两次、两次不通继续来,直到所有村民都被她的执着与敬业精神打动,给予理解支持。
礼堂新建过程中,张娇娥也没有让自己闲着。每天起早贪黑,下工地,盯进度,成为了她的工作常态。在炎炎烈日下,她戴着一顶草帽,在工地上与建筑工人们共同忙碌着;在凛冽寒风中,她费心收集、整理村里各类荣誉榜以及老故事,家家户户求证。
“即使我没什么文化,也要带领村民感受文化”
建成了文化礼堂后,又迎来了该村成立文艺队伍的艰难处境。“文艺队伍最初只有七八个人,大多是村里比较热爱跳舞的妇女。”张娇娥组织演出、协调人员、指挥排练……她经常累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今年,她更因腰伤住院一星期,但稍有好转便又投身文娱建设工作中。如今,交谊舞队、方家大鼓队、佳木斯队、太极队等队伍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渐渐成形,组织参加过不少演出,方家大鼓队更是小有名气。
当谈及对这份工作的感受,张娇娥认为是一种乐趣。“文化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即使我没什么文化,我也要带领村民感受文化。”带着这份责任心,她每天10个小时驻守在文化礼堂。
村里老人居多,大多喜欢越剧,她四方联系越剧老师给村民们教学,或到网上筛选好曲目在电影放映场所播放;每到节日,她还会想方设法让所有村民参与进来,清明崇先礼、重阳敬老礼、新春祈福礼……“乡村十礼”每个礼仪和节日她都能办得有声有色。
现在提起文化礼堂,张娇娥总是一脸的骄傲和欣慰,每天看到老人们其乐融融地下棋、喝茶,孩子们热热闹闹打篮球、射飞镖,广场上整齐划一的舞蹈身姿,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双创双修]珠山城管为夏季市容乱象“降温”
小楼长大能量 议出一条休闲长廊
病人身上插10条管 卧床两月没长压疮 多亏护士照顾
滁州乘客丢失手机 611路驾驶员捡到辗转寻失主
厉害了,我的长安!全国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镇!
让村民有自己的“文化赶集地”——记路南街道方家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张娇娥
龙华区检察院首次举行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会
“襄阳文明20条”解读之不醉酒闹事
武汉墨水湖北路主线高架贯通 蔡甸东到王家湾驾车仅需5分钟
以大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人到中年五不扛
团风镇“三部曲”促乡村振兴
关于2018年第一批拟认定漳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公示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资产管理中心承唐二期机电备品备件采购中标公告
辽宁“中国品牌”商品消费增速列全国前三
“双峰插云”胜景将重现杭城
瘾君子因无证毒驾“二进宫”
首座隧道昨日开挖 十巫高速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我市2018年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