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嘉兴民间收藏了180件“老宝贝”

玉,乃美石也。
君子尚玉,由来已久。
玉石坚硬的质地、温润的质感,一直为人们所钟爱追捧。4月26日,由嘉兴博物馆、嘉兴市收藏家协会主办的“嘉怀瑾瑜——嘉兴民间收藏玉器展”在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揭幕。该展集合了嘉兴民间18位收藏家,共180件(套)玉器展品,重磅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玉器历史。
雕琢美好的艺术
在古代,玉被儒家诠释为具备仁、义、智、勇、洁等“君子之德”,寄托了人们浓厚的情感与深邃的理念,因此玉器也一直是民间收藏热门之一。然,玉不琢不成器。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玉器,由朴实的顽石蜕变成为一件可用可赏可玩的艺术品,要经过多番雕琢。古人在琢玉工艺上的探索追求,不断推动着玉器文化的创造发展。
4月26日上午,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内,记者见到了嘉兴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俞星伟。“这是继去年博物馆与民间收藏机构成功举办的第二个原创展。”俞星伟说,这次展出的藏品多为文房用品,如玉笔筒、人物、动物、植物、玉香炉、玉碗、玉如意等;也有佩饰,如玉花片、玉带钩、玉簪、玉佩、玉牌、玉扳指等;还有少部分祭天礼地的高古玉,以“崇礼”、“赏玩”、“尚美”等三个单元呈现,彰显了嘉兴民间藏品的实力。
漫步展区,一件“元鸬鹚炉顶”玉器藏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半个巴掌大的整块玉石被镂空雕成圆柱形,数只鸬鹚形象盘踞交错,小到鸟嘴亦雕刻清晰,十分精美。“这里还有个趣事。”俞星伟说,玉器随着历史演变,其功能日趋世俗化,在不同朝代,其功能亦有不同。如这件“鸬鹚炉顶”,在元代多用作帽顶饰物,鸬鹚寓意“一路连科”,即仕途顺利,平步青云,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再无人戴前朝式样的帽子,便被改作炉顶使用。
玉器,往往被赋予美好的寓意。蝙蝠抱着寿桃象征福寿双全,手拿荷花手捧盒子的和合二仙象征和睦美满,鹦鹉代表英勇威武,白菜寓意财源滚滚……将这些美好的寓意巧妙融合到玉器雕琢的样式图案中,处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禾城玉器收藏蔚然成风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玉器文化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有着近万年玉器使用史,同时有着两千五百余年的玉器研究史。从原始的玉质生产工具,到后来演变为玉礼器、明器、生活用具等,玉器在古代中国,始终为上层贵族阶级所使用。
民间藏玉史,最早可追溯至宋,金石学的盛行,民间始发收藏古玩之风,古玉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古玩品种之一。至清,古玉收藏之风愈盛,乾隆甚之。清中晚期至民国,古玉成为古玩中的重要品种。嘉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使得这个富裕的古老文化城市从未衰败,孕育了众多民间收藏家。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发源地,与后续的良渚文化辉映,一些史前的诸如良渚时期的玉器在嘉兴本地也有发现。”当天上午,嘉兴市收藏家协会会员黄辉一早便赶来看展。他说,最早的人们往往不会区分玉石与普通石头,甚至会使用石英制作饰品,早期在嘉兴发现的一系列良渚玉器,也引发了本地的收藏热,涌现出如王国维、张宗祥等一批著名的民间收藏家,遗留下众多珍贵的文字资料。
嘉兴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民间藏玉品种丰、数量多,通过本次展示,一可补博物馆藏玉的不足,二则为民间藏家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从而推动玉器收藏的发展,提高社会各界对玉器的认知度,促进民间收藏规范化。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7日,期间还将推出配套活动。
展出时间:2018年4月26日至5月27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节假日不休
主办单位:嘉兴博物馆、嘉兴市收藏家协会
展览地点:嘉兴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
嘉兴博物馆具体地址:南湖区海盐塘路,并于2003年10月对外开放。2004年10月1日起,常年免费开放。
温馨提示: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在嘉兴博物馆免费领取门票,欢迎广大市民前去观展。

雨湖区召开区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
绿色生态宜居城 洪泽湖畔醉意浓
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市财政局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人保财险桂林市分公司与荔浦县政府签订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协议
湘潭市政务中心:“三亮三比三评”提升服务水平
大开眼界!嘉兴民间收藏了180件“老宝贝”
南浔:新公交枢纽中心投入使用 涉及多条线路优化
晋源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舞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广场舞展演活动圆满落幕
40年搬4次家 从土坯房到电梯楼
市检察院公布河道、环保等有关单位不依法履行职责案
安庆启动医疗卫生领域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
洪江市“清河行动”见成效
赵守信带领视察组对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情况进行视察
《垛田故事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特色农产品分享会》在CCTV一7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演播大厅成功举办
孙述涛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等工作
市民政局:市民政局组织开展学法考试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发现两起虚假整改案例
外国游客骑电动车上高速交警路管员及时引导劝离
黄冈市“雷霆行动”首战告捷
长治市农机局2017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