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十八招”助力“消薄”攻坚战


“这笔资金将用于完善村基础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日前,缙云县胡源乡胡村收到了该村村级光伏电站的第一笔电费收入2.1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胡笃海高兴地准备起下步工作。
  胡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一直是缙云县众多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今年,在该县扶持机制作用下,胡村建起了600多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并于7月底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全年增收5万元以上。”胡笃海介绍,光伏项目不仅解决了村水泵站的用电问题,还为村集体赢得2万余元电费收入,“真是意外惊喜”。
  通过挖掘可再生绿色能源资源,让村集体稳步增收,胡村的“光伏助增”只是缙云“消薄”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缙云立足实际,挖掘潜在优势,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多元化、差异化增收途径,总结出光伏助增、空间换地、产业富村、市场联建、以花为媒、服务创收、借地生蛋等“消薄”十八招精准帮扶模式。
  “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通过资源开发、盘活资产、整合资金等方式,缙云走出一条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无资源、无产业、无资金等难题的新路。”缙云县“双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
  仙都街道鼎湖村通过“青山换银”,将近300余亩集体山地、林地外包给仙都旅游风景区,打造成鼎湖峰景区的“仰峰洲”景点,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50万元。
  通过“强企扶村”策略,浙江晨龙锯床集团定向结对前路乡4个村,无偿提供3000多平方米厂房屋顶用于安装建设光伏系统,预计可为四个村共增收近20万元。
  壶镇镇湖川村则通过“空间换地”,拆除破旧房480余间,整合腾出13000平方米村集体土地,用于排屋、公寓楼、临街商铺等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目前,为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缙云进一步强化了县乡村“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头联系2个薄弱村,县级领导和部门各自与薄弱村结对,实行一月一督查考核机制。
  据了解,目前,缙云116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该县已有101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超额完成省市考核30%的目标要求。

第七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在九华开幕
需要的不是灵感而是情感
全县网信工作会议召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维护媒体公信力
市委第76次常委会议召开
时晴时雨的天气还将继续 今日气温在20~27℃
缙云“十八招”助力“消薄”攻坚战
市史志办慰问老红军
辽宁日报报道:深挖区域优势闯出优质高效发展新路
黄山市多措并举推进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
海口将引进湖南茶陵 名优特农产品
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
蓬街:深查基层“微腐败”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擦亮城市形象名片
荣国府等正定三景点推行联游票
9月1日起,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换补出入境证件!
魏县召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
许昌市市区河湖水系11月份考核结果通报
大旺寺白塔通过检查排除消防隐患和文物安全隐患
株洲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观大型原创歌剧《英·雄》
福州8所一类校共招收2197名定向生